技术文章 MS-2579 主机指示外设的连接与断开状态,以及外设所需要的通信 数字隔离器提供易于使用的隔 离式USB选项 速度(1.5 Mbps、12 Mbps或480 Mbps)。 隔离总线主机和外设的方法 作者:Eric Gaalaas,ADI公司 现在,请想象一下主机和外设的电气隔离。如[1]所述,隔 简介 离栅的位置可以有数个选项。无论哪种情况,都应隔离多个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个人计算机(PC)通过电缆与外设实 信号,并且信号的运行速度可能较快,或者信号可能是双 现通信的常用方法。某些应用中,需要隔离USB通信以满 向的。这取决于在何处进行隔离。这使得基于分立器件构 足安全要求,或中断接地环路。遗憾的是,隔离任务不易 建的解决方案变得更为复杂。完整的物料清单可能更长, 完成,因为USB电缆上有双向数据流。本文将讨论这个问 并且有可能很难找到完全满足信号传送要求的分立器件。 题,并探讨实现易于使用的隔离式USB方案面临的其他挑 战,最后对解决方案进行比较。一个理想的“透明”解决方 案能将隔离对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目前我们就可以提供 这种解决方案。本文讨论的内容针对USB 2.0,支持三种数 据速率: 1.5 Mbps(低速)、12 Mbps(全速)和480 Mbps(高速)。 为简便起见,将详细探讨12 Mbps的情况,但示例中的很多 原理同样适用于其他速度。 图2a. 隔离分割了电缆(概念) 图1. 全速(12 Mbps) USB连接(非隔离式) USB基础知识 USB广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简单的4线式接口,能够 为外设供电,并在外设与PC之间提供串行数据链路。图1 图2b. 隔离分割了电缆(显示额外电阻) 显示标准的USB连接。VBUS和GND线提供5 V电源和接地, 一种可能的隔离方法如图2a所示。图中,虚线表示隔离在 而D+和D–则承载数据。信号发送方式为双向半双工,表 理论上将USB电缆分割。D+和D–的状态信息可以跨越隔离 示数据可在任一方向沿电缆传输,但任意特定时刻最多只 栅,但电流不能。GND1节点(上游的接地基准)现在与 有一个发送器主动驱动电缆。通信期间,USB发送器驱动 GND2节点(下游的接地基准)相互分离。不幸的是,隔离 差分或单端状态至D+和D–。数据以分组的形式进行组 使主机无法“看到”下游的上拉电阻,而外设无法“看到”上 织,并采用特殊信号序列表示分组开始和分组结束。有时 游的下拉电阻。因此,需要使用一些额外的电阻,如图2b 总线处于空闲状态,也就是说没有激活任何发送器,此时 所示,以便跨越隔离模仿相应连接。在这个“透明”概念 连接电缆D+和D–端点的电阻将建立“空闲”总线状态。空 中,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方式和图1中的非隔离式连接 闲状态协助对分组之间的总线进行初始化。它们还用来向 ADI中文版数据手册是英文版数据手册的译文,敬请谅解翻译中可能存在的语言组织或翻译错误,ADI不对翻译中存在的差异或由此产生的错误负责。如需确认任何词语的准确性,请参考ADI提供 的最新英文版数据手册。 Page 1 of 4 www.analog.com ©2013 Analog Devic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MS-2579 十分类似。透明的USB隔离器元件可方便地插入收发器和 1. 它必须驱动UD+、UD–、DD+和DD–,驱动方式与 USB电缆之间,并使用隔离电源。原本设计用于非隔离式 标准USB收发器相同,并实际包含两个USB兼容收发 应用的主机和外设可方便地连接USB隔离器并交换标准 器,分布在隔离栅两侧(图3)。 USB信号,无需大幅改动设计。 这种方法非常有吸引力,只要此概念可以真正实现,但需 克服一些挑战。例如,独立的光电耦合器或数字隔离器通 常不提供兼容USB的驱动特性,也不支持双向半双工通信 方式。很多光电耦合器无法在12 Mbps或更高速率工作,并 且具有较高的传播延迟和时序误差,不符合USB 2.0时序要 求。后面还将提到其他问题。 目前,我们先讨论不透明的替代方案,如[1]中所述的方 案。这些解决方案将隔离放在主机或外设的硬件内部,而 不是通过隔离平分USB电缆。这样可以放在USB收发器和 串行接口引擎(SIE)之间,或者SIE和USB控制器之间。如 图3. ADuM4160功能框图 此,便可以采用独立的通用隔离器来隔离单向数字逻辑信 2. 它必须管理USB电缆上的双向通信,确保其收发器在 号。然而,这样做有几个缺点。首先,必须定制USB收发 适当的时候进行发送和接收,并精确重现所有驱动 器或控制器硬件,才能插入隔离元件。可能还需要额外的 和空闲状态。若要精确重现空闲状态,它必须在其 微控制器代码或修改USB驱动器软件。这将会为系统设计 上游侧配置上拉电阻,以模拟连接下游外设的上拉 人员带来额外的工作量,并显著增加所需的电路板空间, 电阻状态。它在下游侧也需配置下拉电阻。必须监 因为这些解决方案非常复杂,要用到多个器件。另一个不 控总线上表示总线空闲、分组开始和分组结束的信 足之处是,这样可能会导致总数据吞吐速率的下降,因为 号,以便正确响应这些状况。 数据现在通过USB收发器和单独隔离的串联组合方案发 3. USB隔离器内部的信号隔离器元件必须跨越隔离栅正 送。隔离方案可能增加与编码和解码为另一种串行格式(如 向和反向传输D+和D–数据。如果信号隔离器是单向 SPI)有关的延迟,或者增加与低速或隔离元件的非精确时 的(通常如此),则USB隔离器系统需要多个隔离通 序有关的延迟。 道,其中某些通道沿下游方向传输,另一些通道则 虽然存在这些缺点,但这类解决方案是在无法解决透明 相反,沿上游方向传输。 USB隔离器部署难题时的唯一可行方案。现在可以采用透 4. 信号隔离器必须以精确时序快速运行,以便支持所 明解决方案了。本文的余下篇幅将描述一个完全符合要求 需的USB信号速度,并满足USB传播延迟和时序误差 的示例。 要求。 5. USB隔离器的每一侧都应支持5 V或3.3 V电源提供的功 透明USB隔离器要求 率。如果提供5 V电源,那么隔离器应当获得适合为该 一个USB隔离器系统必须满足一些要求,以实现完全的“透 侧USB收发器供电的3.3 V调节电源。如果电源为3.3 V, 明”工作: 那么隔离器可利用它来直接为USB收发器供电,并旁 路其调节器。 Page 2 of 4 MS-2579 透明USB隔离器的实现 智能调节器支持上文第5条要求中的电源选项,无需用户 ADI的ADuM4160 USB数字隔离器2满足全部要求,采用16引 特别控制4。若要采用5 V为USB隔离器的一侧上电(如上游 脚SOIC封装。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它包含一对USB收发 侧),则应将5 V电源连接适当的VBUS引脚(如VBUS1),而 器、5个基于iCoupler®的数字隔离通道、控制逻辑以及2个 VDD1不连接。当传感器检测到电压施加于VBUS1而非 “智能调节器”。它还集成1.5 kΩ上游上拉电阻,以及15 kΩ下 VDD1时,将激活3.3 V调节器,为VDD1上电。 游下拉电阻。 若要转而采用3.3 V上电USB隔离器的一侧(如下游侧),则 其USB收发器由简化控制器控制,后者无需完全解码并分 3.3 V电源应同时连接VBUS2和VDD2。当传感器检测到电 析数据分组即可支持隔离功能。它能监控UD+、UD–、 压同时施加在两个引脚上时,将禁用片内调节器,以便直 DD+和DD–,使信号指示总线空闲、分组启动和分组结 接使用外部3.3 V电源。 束,并利用它们正确使能或禁用USB发送器,并忽略分组 结论 数据内容。若将下游分组数据从主机传输至外设,则会激 “透明”USB隔离器理论上可隔离平分USB电缆,现可轻松 活图3中的两个高位隔离通道,这与上游USB接收器和下游 用于原本针对非隔离式应用设计的USB硬件。与此相反, USB发送器相同。数据从UD+/UD–复制到DD+/DD–。分 在主机或外设硬件内实现隔离则要求对硬件进行较大的更 组结束时,检测分组结束序列,禁用所有USB发送器,允 改,有时甚至可能降低USB性能。使用分立器件(比如现成 许总线进入空闲状态。如果外设随后开始传输上游分组数 的通用隔离器)完成透明方案难度很大。然而,最新的集成 据,则USB隔离器检测分组启动序列,使能第三和第四条 式解决方案(如ADuM4160)通过便利的单一封装解决了这 隔离通道以及上游USB发送器,并将数据从DD+/DD–复制 些难题,极大地简化了USB应用中实现隔离的过程。 到UD+/UD–,直到分组结束。然后,总线再次返回空闲 参考文献 状态,所有发送器关断,等待新数据到达。 [1] Hauck,Lane. “Isolating USB.” EDN Magazine,July 2006. ADuM4160使用第五条隔离通道交流下游侧控制线路的状 [2] Information on ADuM4160,iCoupler digital isolators, 态3,该控制线路激活一个集成在上游侧的上拉电阻,使 and other Analog Devices products can be found at 得下游端口能够控制上游端口何时连接USB总线。该引脚 www.analog.com/iCoupler. 可以连接到外设上拉电阻、一条控制线路或VDD2引脚, [3] U.S. Patent #8432182. 具体取决于何时执行初始总线连接。将引脚与外设的上拉 电阻相连可让上游上拉电阻模拟其状态,同时让 [4] U.S. Patent #8564327. ADuM4160的下拉电阻模拟所连接主机的状态。所有活动 作者简介 与空闲状态均从隔离的一侧复制到另一侧。 Eric Gaalaas [[email protected]]是一位混合信号集成电 隔离通道是采用芯片级变压器的数字隔离器,可实现隔离通 路设计工程师,任职于ADI公司的iCoupler数字隔离器部 信。所有通道均可在100 Mbps以上工作,轻松支持12 Mbps 门。他拥有美国康奈尔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和工程硕士 USB“全速”数据。单芯片内集成所有通道可使能针对时序 学位。Eric发表了很多相关文章,并拥有九项专利。 的 严 格 控 制 , 实 现 满 足 USB时 序 要 求 的 低 时 序 误 差 。 参考文献 ADuM4160产生的总传播延迟等于标准USB集线器产生的 分享本文 延迟。空闲总线的静态功耗低于USB限值。 Page 3 of 4 MS-2579 注释 One Technology Way • P.O. Box 9106 • Norwood, MA 02062-9106, U.S.A. Tel: 781.329.4700 • Fax: 781.461.3113 • www.analog.com Trademarks and registered trademark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 TA11980sc-0-11/13 www.analog.com ©2013 Analog Devices,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 4 of 4
* Your assess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work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hich forms the content of this projec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