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1ZKMEa-C

TN1ZKMEa-C | Manualzz
使用说明书
隔爆型氧化锆氧变换器
型号:ZKME
INZ-TN1ZKMEa-C
前
言
承蒙您购买富士的隔爆型氧化锆氧变换器(ZKME),深表感谢。
• 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在充分理解其内容之后再进行氧化锆氧变换器的安装、运行
和保养。如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事故和受伤。
• 本氧化锆氧变换器的规格会因产品改进而变更,恕不事先通知,敬请谅解。
• 严禁擅自改装本氧化锆氧变换器。若因擅自改装而引发事故,本公司概不负责。
• 本使用说明书请由实际使用氧化锆氧变换器的人员保管。
• 阅读后,请将本使用说明书保存在使用者随时可以查阅之处。
• 请务必确保将本使用说明书交付给最终使用者。
制 造 商
型
号
制造日期
制 造 国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记在本体的铭牌上。
:记在本体的铭牌上。
:日本
• 相关使用说明书
隔爆型氧化锆氧检测器(型号:ZFKE) ············································· INZ-TN5ZFKE-C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2009
注意事项
• 严禁擅自转载本书部分或全部内容。
• 本书的内容今后若有变更,恕不事先通知,敬请谅解。
• 如果您发现本书中存在着难以理解、表述错误、遗漏等,请填写
在本书末页的说明书意见表内,交给本公司销售人员。
-i-
发
行
2009-06
修
订
2010-04
安全注意事项
使用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正确使用。
• 这里列出的注意事项记载着与安全有关的重要内容。请务必遵守。安全注意事项的等级分
为“危险”、
“注意”
、“禁止”3 种。
၌ნ
如使用不当,将发生危险,可能导致死亡或者重伤。
᎙ሃ
如使用不当,将发生危险,可能导致中等程度的伤害、轻伤,或者
仅发生物质损失。
੦ፒ
禁止行为。
• 记载于「
」的事项也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重大事故。
记载于这里的每个事项都很重要,请务必遵守。
安装、搬运时的注意事项
၌ნ
᎙ሃ
• 本产品虽是防爆规格,但请勿在常有爆炸性气体的环境(第 0 种
场所)中使用。
否则可能导致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
• 请在符合“使用说明书”所记载的条件之处安装本产品。在不符
合安装条件的场所使用本产品,可能导致故障或误动作等。
• 安装施工时,请勿使电线头等杂物混入产品内部。以免造成火
灾、故障或误动作等。
• 安装时,请遵守使用说明书所记载的安装守则,并且安装在可承
受变换器重量的场所。如在不安全的场所安装,将可能发生翻倒
或脱落事故,导致人员受伤。
• 当您搬动变换器时,务必带手套。如果直接触碰装置,会导致受
伤。
• 搬运时,请先关好并固定表盖后再搬运,否则表盖可能脱落掉
下,导致人员受伤。
-ii-
配线时的注意事项
᎙ሃ
• 进行布线、接线施工时,请务必先切断电源。否则可能导致触电
事故。
• 请务必进行 D 种接地施工。若疏于进行规定的接地施工,可能导
致触电或故障。
• 接线施工必须按照变换器的额定值选用合适的材料,使用低于额
定要求的接线材料可能导致触电或火灾。
• 请连接、使用符合变换器额定规格的电源。否则可能导致火灾。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ნ
᎙ሃ
੦ፒ
• 产生异味、异常噪声时,请立即停止使用变换器。否则,将因放
电而导致火灾。
• 长期停止使用及此后的重新启动,与通常的运行和停止不同。请
遵守使用说明书的指示进行操作。否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其性
能,还将导致事故或受伤。
• 请勿在打开变换器的表盖的状态下长期运行。否则,粉尘、垃圾
等将会积聚在变换器内部,从而导致故障。
• 金属、手指等请勿接触电源端子排、输入输出端子排。否则,可
能导致故障、触电、受伤。
保养、检查时的注意事项
᎙ሃ
• 保养和检查检测器时,请务必先切断主电源,待检测器降温后才
能进行操作。否则,会被烫伤。
• 若为保养和检查从烟道拆下检测器,请务必先确认炉已停止。否
则可能导致烫伤。
• 作业时应先摘下手表、戒指等金属物品,并且禁止湿手操作。否
则将导致触电。
• 熔丝熔断后应先检查、确认原因并进行处理。请务必换上相同型
号的熔丝。否则将导致触电或故障。
其它
᎙ሃ
• 即使查阅了使用说明书也无法做出判断的故障,请务必与销售店
或本公司调试技术员联系。随意拆卸可能导致触电或受伤。
• 更换零件时请勿使用非制造商指定产品。否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
产品性能,还可能导致事故或故障。
• 保养时换下的零部件请作为不燃物处理。
-iii-
目
前
录
言 ............................................................................................................ i
安全注意事项.................................................................................................. ii
确认包装内容................................................................................................viii
储存条件 ......................................................................................................viii
1.
概
述..................................................................................................... 1
1.1 关于直插式氧化锆氧分析仪 ................................................................................... 1
1.2 关于隔爆 ................................................................................................................ 1
2.
各部分的名称和说明................................................................................... 2
2.1 外 观.................................................................................................................... 2
2.1.1
外形图.......................................................................................................... 2
2.1.2
端子排.......................................................................................................... 3
2.2 各部分的名称和说明 .............................................................................................. 4
2.2.1
外 观.......................................................................................................... 4
2.2.2
内 部.......................................................................................................... 5
2.3 显示和操作部的说明 .............................................................................................. 6
3.
安装........................................................................................................ 7
3.1 安装位置 ................................................................................................................ 7
3.2 安装方式 ................................................................................................................ 8
3.2.1
本体(变换器) ........................................................................................... 8
3.2.2
切换旋塞及流量计(根据型号指定) ........................................................... 8
4.
配线和配管............................................................................................... 9
4.1 配线之前准备 ......................................................................................................... 9
4.2 接至各端子的配线.................................................................................................. 9
4.2.1
打开表盖的方法 ........................................................................................... 9
4.2.2
O2 传感器输入/O2 传感器热电偶输入方法................................................ 10
4.2.3
电缆夹头和各输入输出线........................................................................... 10
4.2.4
端子排配置 ................................................................................................ 11
4.3 配线•配管图 ......................................................................................................... 12
4.4 标准气体的使用方法(另需备用部件) ............................................................... 16
5.
运行...................................................................................................... 17
5.1 运行准备 .............................................................................................................. 17
5.2 按键操作概要 ....................................................................................................... 18
5.3 参数初始值列表 ................................................................................................... 22
5.3.1
测量相关参数............................................................................................. 22
5.3.2
校准相关参数............................................................................................. 22
5.3.3
吹扫相关参数(有选项功能时显示) ......................................................... 23
5.3.4
保养相关参数............................................................................................. 23
-iv-
5.3.5
6.
其他参数 .................................................................................................... 24
运行及停止............................................................................................. 26
6.1 运行开始 .............................................................................................................. 26
6.2 运行停止 .............................................................................................................. 26
6.3 在运行期间的操作................................................................................................ 26
6.4 显示内容的确认 ................................................................................................... 27
6.4.1
状态信息的确认 ......................................................................................... 27
6.4.2
错误信息的确认 ......................................................................................... 28
6.4.3
报警信息的确认 ......................................................................................... 28
6.5 氧检测器标准输出................................................................................................ 28
7.
校准...................................................................................................... 29
7.1 校准的准备........................................................................................................... 29
7.2 手动校准 .............................................................................................................. 30
7.3 自动校准(选项)................................................................................................ 32
7.4 远程校准 .............................................................................................................. 34
7.5 一并校准(选项)................................................................................................ 36
8.
吹扫(选项).......................................................................................... 37
8.1 吹扫的准备........................................................................................................... 37
8.2 手动吹扫 .............................................................................................................. 37
8.3 自动吹扫 .............................................................................................................. 38
8.4 远程吹扫 .............................................................................................................. 40
9.
保养·检查............................................................................................. 42
9.1 检
查.................................................................................................................. 42
9.2 备
件.................................................................................................................. 43
9.3 备
件.................................................................................................................. 43
9.4 熔丝的更换........................................................................................................... 44
9.5 故障排除 .............................................................................................................. 45
10. 参数的设置和操作.................................................................................... 47
10.1 测量菜单 .............................................................................................................. 47
10.1.1 显示范围设定画面...................................................................................... 47
10.1.2 小数点位置设定画面 .................................................................................. 48
10.1.3 全量程设定画面 ......................................................................................... 49
10.1.4 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时间设定画面 ............................................................ 50
10.2 校准菜单 .............................................................................................................. 51
10.2.1 自动校准有效/无效设定(选项) ............................................................ 51
10.2.2 自动校准开始时间设定(选项) ................................................................ 52
10.2.3 自动校准周期设定(选项) ....................................................................... 53
10.2.4 执行一并校准(选项) .............................................................................. 54
10.2.5 执行手动满量程校准 .................................................................................. 55
10.2.6 执行手动零点校准...................................................................................... 56
-v-
10.2.7
10.2.8
10.2.9
10.2.10
校准气体设定............................................................................................. 57
校准等待时间设定(选项) ....................................................................... 58
清除校准错误............................................................................................. 59
校准范围动作设定画面 .............................................................................. 60
10.3 吹扫菜单(选项)................................................................................................ 61
10.3.1 自动吹扫有效/无效设定........................................................................... 61
10.3.2 自动吹扫开始时间设定 .............................................................................. 62
10.3.3 自动吹扫周期设定...................................................................................... 63
10.3.4 吹扫时间设定............................................................................................. 64
10.3.5 执行手动吹扫............................................................................................. 65
10.4 保养菜单 .............................................................................................................. 66
10.4.1 错误履历显示............................................................................................. 66
10.4.2 清除错误履历............................................................................................. 68
10.4.3 报警履历显示............................................................................................. 69
10.4.4 清除报警履历............................................................................................. 70
10.4.5 操作履历显示............................................................................................. 71
10.4.6 清除操作履历............................................................................................. 73
10.4.7 自动校准时的传感器诊断设定(选项) ..................................................... 74
10.4.8 自动校准时的传感器复活操作设定(选项) .............................................. 75
10.4.9 执行手动传感器诊断 .................................................................................. 76
10.4.10 执行手动传感器复活操作........................................................................... 77
10.4.11 传感器内部电阻显示 .................................................................................. 78
10.4.12 维护模式设定............................................................................................. 79
10.4.13 密码设定 .................................................................................................... 80
10.4.14 PID 自动调谐 ............................................................................................. 81
10.5 参数菜单 .............................................................................................................. 82
10.5.1 现在时间设定............................................................................................. 82
10.5.2 接点输入设定............................................................................................. 83
10.5.3 报警接点输出设定...................................................................................... 84
10.5.4 氧浓度上限值设定...................................................................................... 85
10.5.5 氧浓度下限值设定...................................................................................... 86
10.5.6 氧浓度上上限值设定 .................................................................................. 87
10.5.7 氧浓度下下限值设定 .................................................................................. 88
10.5.8 滞后宽度设定............................................................................................. 89
10.5.9 固定处理设定(保养固定) ....................................................................... 91
10.5.10 固定设定(保养固定) .............................................................................. 92
10.5.11 固定设定值设定(保养固定).................................................................... 93
10.5.12 测量恢复时间设定(保养固定) ................................................................ 94
10.5.13 固定处理设定(错误固定) ....................................................................... 95
10.5.14 固定设定(错误固定) .............................................................................. 96
10.5.15 固定设定值设定(错误固定).................................................................... 97
10.5.16 键盘锁定设定............................................................................................. 98
10.5.17 LCD 辉度调整 ............................................................................................ 99
10.5.18 自动熄灯时间设定.................................................................................... 100
10.5.19 站点编号设定........................................................................................... 101
10.5.20 模拟输出 0%调整画面.............................................................................. 102
10.5.21 模拟输出 100%调整画面.......................................................................... 103
10.5.22 固有燃料系数设定(选项功能) .............................................................. 104
-vi-
10.6 工厂设定菜单 ..................................................................................................... 105
10.6.1 密码输入画面........................................................................................... 105
11. 规
格................................................................................................. 106
11.1 规
格................................................................................................................ 106
11.2 型号代码 ............................................................................................................ 108
-vii-
确认包装内容
• 交货时请确认下述物品是否齐备。
1台
1 套(请参见下表。
)
① 隔爆型氧化锆氧变换器本体
② 附件
表1
附件列表
No.
部件名称
数量
1
管式熔丝(250 VT0.5 A)
2个
用于本体(F1)
2
管式熔丝(250 VT2.5 A)
2个
用于加热器(F2)
3
使用说明书
1册
“日文”、
“英文”、
“中文”中可选一种
(根据型号指定)
4
通信使用说明书
1册
附“MODBUS”说明书
(根据型号指定)
5
安装零件
1套
含“面板安装”或“管道安装”的安装零件
(根据型号指定)
6
内六角扳手
1个
7
校准气体用备件
1套
备注
切换旋塞、流量计(根据型号指定)
储存条件
请在符合下述条件之处储存本装置。
(1)
(2)
(3)
(4)
振动、灰尘、粉尘较少,湿度较低之处
不直接受加热炉等辐射热的影响之处
周围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之处
环境温度为-30 到 70 度范围内(无结露)、环境湿度为 95%RH 以下之处
-viii-
1. 概
述
本使用说明书就氧化锆氧变换器的安装、运行、保养等进行了说明,请使用前仔细阅读。
与本变换器组合使用的检测器、导流管或喷射器等的内容请参见各说明书。
1.1 关于直插式氧化锆氧分析仪
直插式氧化锆氧分析仪由直插式氧化锆氧检测器(型号:ZFKE)和氧化锆氧变换器(型
号:ZKME)组成。
该装置用于检测燃烧排气中的氧浓度,管理和控制燃烧工序。
注意事项
向变换器供电的电压必须与所连接的检测器的电源电压相符。若施加了
与检测器电源规格不同的电压,可能导致检测器损坏。
ZFKER□1 时 AC100~120 V 50/60 Hz
ZFKER□3 时 AC200~240 V 50/60 Hz
1.2 关于隔爆
所谓隔爆是作为隔爆结构的仪表,经过官方检验合格的产品。
经检验后,在产品上会有检验合格标志和记载要求规格的防爆铭牌。
请先确认这些信息后,按照信息内容使用装置。
在隔爆型仪表的铭牌上的型号代码第 17 位是(中国)N 或(日本)T。
另外,还贴有官方认证标志。
-1-
2. 各部分的名称和说明
外形图
՗Ꭷ૾!4-Φ14
߷མఞ‫ݽ‬ȁM6
326
286
211
17
ZKM
Oxygen Analyzer
Oxygen Ana
MODE
ESC
ENTER
442
402
362
POWER
1
TC1
AO
O2
FAULT
BLOW ZV HEATER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LARM MAINAC
COM SV
TC2
DI1 DI2 DI3 DIN
L
TENANCE
COM
CAUT
ION
WHE
N
POW OPEN THIS
EXPLO ER OFF AND COVE
SIVE ATMO
KEEP R,
SPHER
OUT
E
Fuji Electric
Instrume
ntation Co.,Ltd.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Ltd.
Fuji Electric Instruments Co.,Ltd.
ESC
ENT
68
MODE
᎟ቂ‫ݢ‬େঢ়ဂ
ড౻࠙ᅢ๰)ࢎદፑ‫*ށ‬
ိ‫ޤؠ‬Ꮚ!M4
࿳ᄪ‫ݢ‬େቂ
ਾ‫ݞ‬༕‫ڵ‬ቂ
ඝྊᄪखღቂ
60
60
60
40
60
52
186
60
৹‫ك‬ධᄪखღቂ
‫ݢ‬ኑღቂ
৹‫ك‬ධ‫ݢ‬ኑღቂ
༕‫ڵ‬ᄪखቂ
=ᅤി?
෧४ᅢ๰)ᄲख‫ݕ‬11ၤၓ1໢*
෧४ᅢ๰ञ௚஢৓)ᄲख‫ݕ‬11ၤၓ2໢*
101
114
102
ZERO
SPAN
126
6
՗Ꭷ૾
2-ϫ5.5
65
83
఻஢‫ڋ‬න࿒๠ଁ)1/8NPT೗ఞၯ*
SPAN
ZERO
65
20
20 20
఻஢‫ڋ‬න࿒๠ଁ)1/8NPT೗ఞၯ*
83
ᄈᎳන࿒‫)ଁڵ‬1/8NPT೗ఞၯ*
65
6
ZERO CALIB. SPAN
՗Ꭷ૾
2-ϫ5.5
20 20
ᄈᎳන࿒‫)ଁڵ‬1/8NPT೗ఞၯ*
MEA RE
15
30
15
30
20
MEA RE
ZERO CALIB. SPAN
293
2.1.1
观
114
102
2.1 外
՗Ꭷ૾!2-ϫ5.5
-2-
՗Ꭷ૾!2-ϫ5.5
2.1.2
端子排
ိ‫ޤؠ‬Ꮚഠ˄TM1˅ˋM3
O2‫ࡥۈ‬ධ༕๠ O2‫ࡥۈ‬ධ
฽‫ݢ‬ഗ༕๠
)ৠ฽ධ૿፟˅
ಠ೟༕‫ڵ‬
DC4-20mA
ডጚ
DC0-1V
1
2
4
3
5
7
8
FAULT
ALARM
TC2
15
16
!R฽‫ݢ‬ഗ༕๠
˄ัຨ࣏୲˅
11
10
12
13
14
ZV
or
ਾ‫ݓ‬
‫ޤ‬Ꮚ
M4
9
AO
TC1
O2
6
O2‫ࡥۈ‬ධ
ৠ฽ධቂ‫ݢ‬ኑ༕‫ڵ‬
ል٢ਾ‫ݞ‬༕‫ے ڵ‬๻ቂਾ‫ݞ‬༕‫ڵ‬
AC250V/3A
AC250V/3A
DC30V/3A
DC30V/3A
DI1
DI2
DI3
17
18
19
BLOW
ZERO
GAS
SPAN
GAS
DICOM
20
COM
21
ਾ‫ݞ‬༕๠
‫;௸ޥ‬ON˄‫ݢ‬௚5mA˅
ި૑;OFF˄‫ޤ‬Ꮚৱ‫ݢ‬ᅼ5V˅
HEATER
MAINTE
22
֫੸ਾ‫ݞ‬
༕‫ڵ‬
AC250V/3A
DC30V/3A
23
24
֦ᆻቂਾ‫ݞ‬
༕‫ڵ‬
AC250V/3A
DC30V/3A
࿳ᄪ‫ޤ‬Ꮚഠ˄TM2˅ˋ‫ن‬๠‫ޤ‬Ꮚ
‫ޤ‬Ꮚ‫ף‬ख
ֻ᎙
1
2
3
RS232C
TXD
RXD
GND
‫׭‬Ꮃ൰
RS485
TRX+ TRX–
GND
૰ᅤ
-3-
25
SV
26
N AC L
27
28
ᄈጸන࿒ਾ‫ݞ‬
༕‫ڵ‬
AC250V/3A
࢜ሥ‫ݢ‬ኑ༕๠
DC30V/3A
AC100ȋ120Vডጚ
AC200ȋ240V
2.2 各部分的名称和说明
2.2.1
外
观
ʗ
ʘ
1
TC1
AO
O2
FAULT
BLOW ZV HEATER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LARM MAINAC
COM SV
TC2
DI1 DI2 DI3 DIN
L
TENANCE
COM
ʙ
Fuji Electric systems Co.,Ltd.
Fuji Electric Instruments Co.,Ltd.
ESC
MODE
ENT
ʚ
名
称
说
明
①表盖
玻璃视窗
②显示·操作面板
对浓度值和各种设定值进行显示或操作。
③规格铭牌
记载机号、规格等信息。
④电缆夹头
将电源线、输出线穿通的配线口
-4-
2.2.2
内
部
ʘI/O!֊
ʗCPU!֊
ʜ๐ཎ˄F1˅
ʛ๐ཎ˄F2˅
ʝਾ‫ޤݓ‬Ꮚ
ʚ‫ݢ‬ኑ૑࣋
ʙ‫ޤ‬Ꮚഠ
名
称
说
明
①CPU 板
安装有液晶显示器及内存电路。
②I/O 板
安装有输入/输出电路及电源电路。
③端子排
各种输入/输出信号的端子排。
④电源开关
“开启/关闭”电源。
(“-”
:开,“○”
:关)
⑤熔丝(F2)
用于加热器的管熔丝。
(250 V T 2.5 A)
⑥熔丝(F1)
用于本体的管熔丝。
(250 V T 0.5 A)
⑦接地端子
作为机架接地(FG)使用。
-5-
2.3 显示和操作部的说明
ʗმ໯‫ؠ‬ၤ
ʘMODEਉ
名
ʙESCਉ
ʚၤ༮ਉ
称
说
①显示部位
显示浓度值及各种设定值。
②MODE 键
切换测量画面和模式画面。
③ESC 键
返回上一画面或中断设置。
④位数键
⑤向上键
⑥ENTER 键
变更设定值。
确定设定值。
-6-
ʛჹຢਉ
明
ʜENTERਉ
3. 安装
၌ნ
• 本产品为防爆规格,请勿在常有爆炸性气体的环境(第 0 种场所)中使用。
• 否则可能导致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
᎙ሃ
• 安装时,请遵守使用说明书所记载的安装守则,并且安装在可承受氧化锆氧变换器的重量的
场所。如在不安全的场所安装,将可能发生翻倒或脱落事故,导致人员受伤。
• 搬运时,请先关好并固定表盖后再搬运,否则表盖可能脱落掉下,导致人员受伤。
• 安装施工时,请勿使电线头等杂物混入装置内部。以免造成火灾、故障或误动作等。
3.1 安装位置
请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位置安装装置。
(5)
(6)
(7)
(8)
(9)
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日常检查和接线作业的场所
振动、粉尘较少,干燥的场所
不会直接受加热炉等辐射热影响的场所
周围没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的场所
附近没有产生干扰的电气设备(电动机、变压器)以及产生电磁感应干扰、静电感应干扰
装置的场所
(10) 环境温度为−20~+55 °C、环境湿度为 95 %RH 以下的场所
变换器与周围的墙面之间的空间间隔应有 100mm 以上。请在变换器正面留下维护时打开
正面表盖所需的空间。
外壳下面应有接线作业所需的足够空间。
100ᇵຢ
326
100ᇵຢ
526ᇵຢ
‫ܠ‬ၤ˖mm
-7-
3.2 安装方式
3.2.1
本体(变换器)
(单位:mm)
安装尺寸
安装方式
ࡒ༥቙ׁ࿒
4-M12
No.
名称
数量
1
① 本体(变换器)
内 六 角 孔 螺 栓
4
②
(M12x50)
2
286
1
402
公称尺寸
M12
标准扭紧力矩
42N·m
՗Ꭷಅ
)ಅ֊*
切换旋塞及流量计(根据型号指定)
安装尺寸
安装方式
No.
名称
① 切换旋塞·流量计
② 圆头小螺钉(M5)
2-M5
公称尺寸
M5
102
3.2.2
෧४ᅢ๰
෧४ᅢ๰ञ௚஢৓
-8-
数量
1
2
标准扭紧力矩
3.0N·m
4. 配线和配管
᎙ሃ
:进行布线、接线施工时,请务必先切断电源。否则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请务必进行 D 种接地施工。
4.1 配线之前准备
③ 变换器的供电电压必须与所连接的检测器电源电压相符。
④ 关于电源配线
• 请使用相当于 1.25 sq 600 V 氯乙烯树脂(PVC)绝缘电线(JISC3307)的电源
线。
• 用于主接地线的电线应比 L1 和 L2 线更长。
• AC 电缆外装的插入部分长度应大于 3mm。
• AC 电缆的末端请采用压接式接线端子。对主接地线,请选用芯线与被覆分别压紧
(双重压紧式)的端子。
• 主接地线的连接如下所述:M4 螺钉、主接地线的圆端子、止动垫圈、外壳
⑤ 为了保护电缆不受损害,请对连接检测器和变换器的专用电缆(信号电缆 4 芯线、加
热器电缆 2 芯线)及电源电缆进行使用钢套管等适当的保护处理。另外,布线时应将
信号电缆远离电源电缆(防干扰措施)
。
⑥ 如果信号电缆附近存在强电线路,为了避免感应干扰,应强电线路与信号电缆之间保
持 30 厘米以上的距离,且屏蔽层应采取一点接地。
注释) 将电线连接到端子时,推荐采用带绝缘套管的压接端子(M3 螺钉用)
。
⑦ 在第一种场所进行布线施工时,为了防止爆炸性气体通过通风管或套管流入第二种场
所或非危险场所,请采取适当的防止流入措施。另外,将两条电缆或电缆和隔爆金属
工作的电线连接时,请使用隔爆接线箱。
4.2 接至各端子的配线
4.2.1
打开表盖的方法
先拧松内六角孔螺栓后,旋开表盖。
(请使用附件内六角扳手)
ZKM
Oxygen Analyzer
೗௜ਲ૾ఞ༷
Oxygen Ana
MODE
ESC
ENTER
注 意
POWER
POWER
変換器へ供給する電源電圧は、接続される
検出器の電源電圧に合わせてください。
FUSE T 0.5A
HEATER
FUSE T 2.5A
CAUTION
Power supply must be selected
the same voltage of detector.
ON
POWER
OFF
+O2 − +TC1− +AO − FAULT
BLOW ZV HEATER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AC
COM SV
+TC2 − DI1 DI2 DI3 DI- ALARM MAINN
L
TENANCE
COM
1
2
3
4
5
6
7
8
CAUT
ION
WHE
POW N OPEN THIS
ER OFF
EXPLOSIVE
AND COVER,
KEEP
ATMO
SPHE
OUT
RE
Fuji Electric
Instrumentatio
n Co.,Ltd
.
MODE
-9-
ESC
ENT
4.2.2
O2 传感器输入/O2 传感器热电偶输入方法
ਾ‫ޤݓ‬Ꮚ
࿳ᄪቂ‫ޤ‬Ꮚഠ
)TM2*
᎐ਾ‫ݓ‬ღ
)ਾ‫ݓ‬ღ*
ိ‫ޤؠ‬Ꮚഠ
)TM1*
‫ݢ‬ኑ‫ݢ‬େ
。此时,专用电
注释 1) 请用电缆夹头固定专用电缆(O2 传感器输入/O2 热电偶输入)
缆被覆部位的插进尺寸应少于 10 mm。
安装螺母时,请先用手拧紧以后,再用扳手拧紧 90 度左右。
4.2.3
电缆夹头和各输入输出线
࿳ᄪ‫ݢ‬େቂ
৹‫ك‬ධᄪखღቂ
ਾ‫ݞ‬༕‫ڵ‬ቂ
৹‫ك‬ධ‫ݢ‬ኑღቂ
-10-
ඝྊᄪखღቂ
༕‫ڵ‬ᄪखቂ
‫ݢ‬ኑღቂ
4.2.4
端子排配置
ိ‫ޤؠ‬Ꮚഠ˄TM1˅ˋ‫ޤ‬Ꮚ M3
࿳ᄪ‫ޤ‬Ꮚഠ˄TM2˅ˋ‫ن‬๠‫ޤ‬Ꮚ
O2‫ࡥۈ‬ධ༕๠ O2‫ࡥۈ‬ධ
฽‫ݢ‬ഗ༕๠
)ৠ฽ධ૿፟˅
1
2
4
3
TC1
O2
ಠ೟༕‫ڵ‬
DC4-20mA
ডጚ
DC0-1V
5
6
AO
ል٢ਾ‫ݞ‬༕‫ڵ‬
AC250V/3A
DC30V/3A
˄᎙໾ 6˅
7
8
FAULT
ALARM
TC2
15
16
!R฽‫ݢ‬ഗ༕๠
˄ัຨ࣏୲˅
DI1
DI2
DI3
17
18
19
9
O2‫ࡥۈ‬ධ
ৠ฽ධቂ‫ݢ‬ኑ༕‫ڵ‬
11
10
12
13
1
14
2
3
ZV
or
ਾ‫ݓ‬
‫ޤ‬Ꮚ
M4
‫ے‬๻ቂਾ‫ݞ‬༕‫ڵ‬
AC250V/3A
DC30V/3A
˄᎙໾ 2˅
BLOW
ZERO
GAS
SPAN
GAS
DICOM
20
COM
21
ਾ‫ݞ‬༕๠
‫;௸ޥ‬ON˄‫ݢ‬௚5mA˅
ި૑;OFF˄‫ޤ‬Ꮚৱ‫ݢ‬ᅼ5V˅
HEATER
MAINTE
22
֫੸ਾ‫ݞ‬
༕‫ڵ‬
AC250V/3A
DC30V/3A
23
24
֦ᆻቂਾ‫ݞ‬
༕‫ڵ‬
AC250V/3A
DC30V/3A
25
N AC L
SV
26
27
ᄈጸන࿒ਾ‫ݞ‬
༕‫ڵ‬
AC250V/3A
DC30V/3A
28
‫ޤ‬Ꮚ‫ף‬ख
ֻ᎙
3
1
2
‫׭‬Ꮃ൰
RS232C TXD RXD GND
RS485 TRX+ TRX– GND ૰ᅤ
࢜ሥ‫ݢ‬ኑ༕๠
AC100ȋ120Vডጚ
AC200ȋ240V
˄᎙໾1˅23
24
ȍȍ! ༇‫ވ‬ᄈᎳ፩ȂᏋ‫ވ‬ᄈᎳ፩Ȃ‫ے‬๻፩Ȃ‫ࡥۈ‬ධࡉঝ‫୲ۃ‬፩Ȃ
‫ࡥۈ‬ධጪި‫୲ۃ‬ඓৱȂQJE!Ꮛ‫ݲވ‬ᄘ‫୲ۃ‬ඓৱȂၕ॓ಠ໮ົ፜ၓȐ቏ᄌȑ
໢‫ט‬ठȃഊ঩፩ˈ૰ᇵ੣ᄵ༕‫ܿށࢿڵ‬ፍᄵञ੍‫غڼ‬Ꮾȃ
˄᎙໾2˅9
10
ȍȍ! ኷‫ے‬๻ඓৱ‫ט‬ठ)ᅤჵ*
˄᎙໾3˅25
11
ȍȍ! ኷ெ‫ݞ‬ᄈᎳඓৱ‫ט‬ठ
25
26
ȍȍ! ኷఻஢‫ڋ‬ᄈᎳඓৱ‫ט‬ठ
ਾ‫ݞ‬๒஢˖AC250V 3A)‫ݢ‬Ꮯࡏኵ*
˄᎙໾4˅17
18
19
ȍȍ! ቂ቙ࢌ፯ਾ‫ݞ‬༕๠)ႇኑਾ‫*ݞ‬
20
˄᎙໾5˅15
16
ȍȍ!R฽‫ݢ‬ഗ༕๠
኷ᅤዎัຨᄌఋმ໯)ᅤჵ*໢
˄᎙໾6˅7
8
ȍȍ! ኷O2‫ࡥۈ‬ධ༕๠ިღ৹‫ك‬Ȃ฽‫ݢ‬ഗ༕๠ިღ৹‫ك‬Ȃৠ฽ධ૿፟ၫ‫ޡ‬ል٢ߙໍ
ඓৱ‫ט‬ठ
˄᎙໾7˅21
22
ȍȍ! ኷ᆸഃ‫ໍߙ੸֫ޡ‬ඓৱ‫ט‬ठ
-11-
4.3 配线·配管图
(1) 导流管式
Sd 205
˄ሥᅤዎຢߴ‫ے‬๻ଁ˅
‫ے‬๻ 311 ȋ 411lQ b
ਂᅼߞ
࢜ሥૼනනᅼ኷311 ȋ411lQb
߭ၐ೗໢‫؜‬ᅍᇋ
˄߾࢜ሥ˅
!!!‫ߞۢݢ‬
࢜ሥૼන
ყ‫ܬ‬቙26BTHQ࣏ܿ
ထਃ൰)߾࢜ሥ*
ყ‫ܬ‬቙26BTHQ࣏ܿ
ထਃ൰)߾࢜ሥ*
ܷ௚࣏
!!!৹‫ك‬ධ
˄[GLF˅
۰ʗ
න࿒ၫ‫ޡ‬
711ɆᏥ‫ܐ‬
ഠන
B D ‫ݢ‬ኑ
7
2
4
6
3
5
फफ
଻ॵ
ऽռ
න࿒‫ଁڵ‬
න࿒ၫ‫ޡ‬
711ɆᏥ‫ܐ‬
ࡴഃ‫ٽࠒޡ‬ᄲܷ௚࣏
2
3
4
5
6
7
ˇ P3 ˉ ˇ UD2 ˉ ˇ BP
฽‫ݢ‬ഗ
P
༕๠
ps
න࿒‫ଁڵ‬
3
༕!!‫ڵ‬
ัຨ࣏୲
฽‫ݢ‬ഗ
+5
8
9
22
23
24
25
UN.2
ಠ೟༕‫ڵ‬
ED5.31nBডጚ
ED1.2W
ਾ‫ݞ‬༕‫ڵ‬
33
34
35
DPN
36
BD‫ݢ‬ኑ
TW O BD M
37 38 39
QF
2
3
UN.3
4
ST343D
ডጚ
ST596
˄૰ᅤ˅
!ࡴഃ‫ٽࠒޡ‬ᄲܷ௚࣏
˄‫߷ܕ‬ಢ጑˅
21
[W
[FSP
CMPX
HBT IFBUFS
‫ے‬๻ਾ‫ݞ‬
ᄈጸන࿒
༕‫ڵ‬
ৠ฽ධ
ਾ‫ݞ‬༕‫ڵ‬
ᄈጸන࿒
੸֫ਾ‫ݞ‬
֦ᆻਾ‫ݞ‬
ਾ‫ݞ‬༕‫ڵ‬
༕‫ڵ‬
༕‫ڵ‬
TQBO
BMBSN
NBJOUF
HBT
ˇ UD3 ˉ EJ2 EJ3 EJ4 EJDPN
26 27 28 29 2: 31 32
න࿒ၫ‫ޡ‬
711Ɇ!Ꮵ‫ܐ‬
:
GBVMU
ል٢ਾ‫ݞ‬
༕‫ڵ‬
BD‫ݢ‬ኑ
BD‫ݢ‬ኑ
!ᄈᎳቂන࿒
!Ћ7nnডЋ205ሡ‫܄‬
˄߾࢜ሥ˅
ਾဂ
˄߾࢜ሥ˅
!!‫ߞۢݢ‬
ਂᅼߞ) [CE7 ˅
‫׭‬Ꮃන࿒˄[CN ˅
ெ‫ݞ‬න࿒
+3
নᎳන࿒!!!
!௚஢৓
)[CE5 *
)2/6ȋ3/1M0njo*
ਂᅼߞȁ ࢜ሥૼනනᅼ኷61ȋ211 lQ b
߭ၐ೗໢‫؜‬ᅍᇋ
ʗܸ৹‫ك‬ධ
࢜ሥૼන
+2
) 1/3ȋ1/6M0njo*
˄߾࢜ሥ˅
!!‫ߞۢݢ‬
+2˖఻஢‫ڋ‬න࿒૰ᇵ໪ቂ‫׭‬Ꮃන࿒ডጚ৓஢ቂૼනȃ
+3˖኷৹‫ك‬ධ፵ၐ‫ܐ‬නܿᆸනഃ‫קໍߙޡ‬फ़໢໪ቂনᎳන࿒ȃ
+4˖֦॓ਾ‫ݓ‬ȃ
+5˖᎟ቂ‫ݢ‬େܿ൮‫ב‬ღ‫כ‬ᅐቪ೗‫ܿؠ‬ਾ‫ݓ‬ღஏਾȃ
ਂᅼߞ˄[CE7 ˅
఻஢‫ڋ‬න࿒
+2
‫׭‬Ꮃන࿒˄[CN ˅
఻஢‫ڋ‬න࿒
-12-
(2) 导流管方式(使用喷射器时)
Sd 205
˄ሥᅤዎຢߴ‫ے‬๻ଁ˅
‫ے‬๻ 311 ȋ 411lQ b
ਂᅼߞ
࢜ሥૼනනᅼ኷311 ȋ411lQb
߭ၐ೗໢‫؜‬ᅍᇋ
˄߾࢜ሥ˅
!!!‫ߞۢݢ‬
࢜ሥૼන
ყ‫ܬ‬቙26BTHQ࣏ܿ
ထਃ൰)߾࢜ሥ*
ყ‫ܬ‬቙26BTHQ࣏ܿ
ထਃ൰)߾࢜ሥ*
ܷ௚࣏
!!!৹‫ك‬ධ
˄[GLF˅
۰ʗ
න࿒ၫ‫ޡ‬
711ɆᏥ‫ܐ‬
ഠන
B D ‫ݢ‬ኑ
ᄈᎳቂන࿒
ഠන
ൂືධ
௚஢৓
)[CE5*
)6ȋ21M0njo*
۰ʘ
7
2
4
6
3
5
फफ
ռ
଻ॵ
ऽ
න࿒‫ଁڵ‬
න࿒ၫ‫ޡ‬
711ɆᏥ‫ܐ‬
2
3
4
5
6
7
ˇ P3 ˉ ˇ UD2 ˉ ˇ BP
฽‫ݢ‬ഗ
P
༕๠
ps
8
ࡴഃ‫ٽࠒޡ‬ᄲܷ௚࣏
༕!!‫ڵ‬
ัຨ࣏୲
฽‫ݢ‬ഗ
+5
9
:
21
22
23
24
25
[W
[FSP
CMPX
HBT IFBUFS
‫ے‬๻ਾ‫ݞ‬
ᄈጸන࿒
༕‫ڵ‬
ৠ฽ධ
ਾ‫ݞ‬༕‫ڵ‬
ᄈጸන࿒
੸֫ਾ‫ݞ‬
֦ᆻਾ‫ݞ‬
ਾ‫ݞ‬༕‫ڵ‬
༕‫ڵ‬
༕‫ڵ‬
TQBO
BMBSN
NBJOUF
HBT
UN.2
GBVMU
ል٢ਾ‫ݞ‬
༕‫ڵ‬
3
ಠ೟༕‫ڵ‬
ED5.31nBডጚ
ED1.2W
ਾ‫ݞ‬༕‫ڵ‬
ˇ UD3 ˉ EJ2 EJ3 EJ4 EJDPN
26 27 28 29 2: 31 32
33
DPN
35 36
34
BD‫ݢ‬ኑ
TW O BD M
37 38 39
QF
න࿒‫ଁڵ‬
2
3
UN.3
4
ST343D
ডጚ
ST596
˄૰ᅤ˅
න࿒ၫ‫ޡ‬
711Ɇ!Ꮵ‫ܐ‬
BD‫ݢ‬ኑ
BD‫ݢ‬ኑ
!ࡴഃ‫ٽࠒޡ‬ᄲܷ௚࣏
˄‫߷ܕ‬ಢ጑˅
ਾဂ
!ᄈᎳቂන࿒
!Ћ7nnডЋ205ሡ‫܄‬
˄߾࢜ሥ˅
+3
নᎳන࿒!!!
˄߾࢜ሥ˅
!!‫ߞۢݢ‬
ਂᅼߞ) [CE7 ˅
‫׭‬Ꮃන࿒˄[CN ˅
ெ‫ݞ‬න࿒
!௚஢৓
)[CE5 *
)2/6ȋ3/1M0njo*
ਂᅼߞȁ ࢜ሥૼනනᅼ኷61ȋ211 lQ b
߭ၐ೗໢‫؜‬ᅍᇋ
ܸʘൂືධ
ʗܸ৹‫ك‬ධ
࢜ሥૼන
+2
ਾဂ
) 1/3ȋ1/6M0njo*
˄߾࢜ሥ˅
!!‫ߞۢݢ‬
ਂᅼߞ˄[CE7 ˅
఻஢‫ڋ‬න࿒
+2˖఻஢‫ڋ‬න࿒૰ᇵ໪ቂ‫׭‬Ꮃන࿒ডጚ৓஢ቂૼනȃ
+3˖኷৹‫ك‬ධ፵ၐ‫ܐ‬නܿᆸනഃ‫קໍߙޡ‬फ़໢໪ቂনᎳන࿒ȃ
+4˖֦॓ਾ‫ݓ‬ȃ
+5˖᎟ቂ‫ݢ‬େܿ൮‫ב‬ღ‫כ‬ᅐቪ೗‫ܿؠ‬ਾ‫ݓ‬ღஏਾȃ
+2
‫׭‬Ꮃන࿒˄[CN ˅
఻஢‫ڋ‬න࿒
-13-
(3) 导流管方式(使用切换旋塞时)
Sd 205
˄ሥᅤዎຢߴ‫ے‬๻ଁ˅
‫ے‬๻ 311 ȋ 411lQ b
ਂᅼߞ
࢜ሥૼනනᅼ኷311 ȋ411lQb
߭ၐ೗໢‫؜‬ᅍᇋ
˄߾࢜ሥ˅
!!!‫ߞۢݢ‬
࢜ሥૼන
ყ‫ܬ‬቙26BTHQ࣏ܿ
ထਃ൰)߾࢜ሥ*
ყ‫ܬ‬቙26BTHQ࣏ܿ
ထਃ൰)߾࢜ሥ*
ܷ௚࣏
!!!৹‫ك‬ධ
˄[GLF˅
۰ʗ
න࿒ၫ‫ޡ‬
711ɆᏥ‫ܐ‬
ഠන
B D ‫ݢ‬ኑ
7
2
4
6
3
5
फफ
଻ॵ
ऽռ
න࿒‫ଁڵ‬
න࿒ၫ‫ޡ‬
711ɆᏥ‫ܐ‬
ࡴഃ‫ٽࠒޡ‬ᄲܷ௚࣏
2
3
4
5
6
7
ˇ P3 ˉ ˇ UD2 ˉ ˇ BP
฽‫ݢ‬ഗ
P
༕๠
ps
න࿒‫ଁڵ‬
3
༕!!‫ڵ‬
ಠ೟༕‫ڵ‬
ED5.31nBডጚ
ED1.2W
ਾ‫ݞ‬༕‫ڵ‬
ัຨ࣏୲
+5
฽‫ݢ‬ഗ
8
9
ˇ UD3 ˉ EJ2 EJ3 EJ4 EJDPN
26 27 28 29 2: 31 32
3
22
23
24
25
UN.2
33
34
DPN
35 36
BD‫ݢ‬ኑ
TW O BD M
37 38 39
QF
UN.3
4
ST343D
ডጚ
ST596
˄૰ᅤ˅
!ࡴഃ‫ٽࠒޡ‬ᄲܷ௚࣏
˄‫߷ܕ‬ಢ጑˅
21
2
න࿒ၫ‫ޡ‬
711Ɇ!Ꮵ‫ܐ‬
:
[W
[FSP
CMPX
HBT IFBUFS
‫ے‬๻ਾ‫ݞ‬
ᄈጸන࿒
༕‫ڵ‬
ৠ฽ධ
ਾ‫ݞ‬༕‫ڵ‬
ᄈጸන࿒
੸֫ਾ‫ݞ‬
֦ᆻਾ‫ݞ‬
ਾ‫ݞ‬༕‫ڵ‬
༕‫ڵ‬
༕‫ڵ‬
TQBO
NBJOUF
BMBSN
HBT
GBVMU
ል٢ਾ‫ݞ‬
༕‫ڵ‬
BD‫ݢ‬ኑ
!ᄈᎳቂන࿒
!Ћ7nnডЋ205ሡ‫܄‬
˄߾࢜ሥ˅
௚஢৓
˄૰ᅤ˅
‫ށك‬
෧४ᅢ๰
ਂᅼߞ) [CE7 ˅
ெ
ৱ઩
+3
নᎳන࿒!!!
!௚஢৓
)[CE5 *
)2/6ȋ3/1M0njo*
‫׭‬Ꮃන࿒˄[CN ˅
ெ‫ݞ‬න࿒
ਂᅼߞȁ ࢜ሥૼනනᅼ኷61ȋ211 lQ b
߭ၐ೗໢‫؜‬ᅍᇋ
ʗܸ৹‫ك‬ධ
࢜ሥૼන
+2
) 1/3ȋ1/6M0njo*
ਂᅼߞ˄[CE7 ˅
+2˖఻஢‫ڋ‬න࿒૰ᇵ໪ቂ‫׭‬Ꮃන࿒ডጚ৓஢ቂૼනȃ
+3˖኷৹‫ك‬ධ፵ၐ‫ܐ‬නܿᆸනഃ‫קໍߙޡ‬फ़໢໪ቂনᎳන࿒ȃ
+4˖֦॓ਾ‫ݓ‬ȃ
+5˖᎟ቂ‫ݢ‬େܿ൮‫ב‬ღ‫כ‬ᅐቪ೗‫ܿؠ‬ਾ‫ݓ‬ღஏਾȃ
఻஢‫ڋ‬න࿒
+2
‫׭‬Ꮃන࿒˄[CN ˅
఻஢‫ڋ‬න࿒
-14-
(4) 导流管方式(使用喷射器和切换旋塞时)
Sd 205
˄ሥᅤዎຢߴ‫ے‬๻ଁ˅
‫ے‬๻ 311 ȋ 411lQ b
ਂᅼߞ
࢜ሥૼනනᅼ኷311 ȋ411lQb
߭ၐ೗໢‫؜‬ᅍᇋ
˄߾࢜ሥ˅
!!!‫ߞۢݢ‬
࢜ሥૼන
ყ‫ܬ‬቙26BTHQ࣏ܿ
ထਃ൰)߾࢜ሥ*
ყ‫ܬ‬቙26BTHQ࣏ܿ
ထਃ൰)߾࢜ሥ*
ܷ௚࣏
!!!৹‫ك‬ධ
˄[GLF˅
۰ʗ
න࿒ၫ‫ޡ‬
711ɆᏥ‫ܐ‬
ഠන
B D ‫ݢ‬ኑ
ᄈᎳቂන࿒
ഠන
ൂືධ
௚஢৓
)[CE5*
)6ȋ21M0njo*
۰ʘ
7
2
4
6
3
5
फ
फ
଻ॵ
ऽռ
න࿒‫ଁڵ‬
න࿒ၫ‫ޡ‬
711ɆᏥ‫ܐ‬
2
3
4
5
6
7
ˇ P3 ˉ ˇ UD2 ˉ ˇ BP
฽‫ݢ‬ഗ
P
༕๠
ps
ࡴഃ‫ٽࠒޡ‬ᄲܷ௚࣏
8
༕!!‫ڵ‬
ಠ೟༕‫ڵ‬
ED5.31nBডጚ
ED1.2W
ਾ‫ݞ‬༕‫ڵ‬
ัຨ࣏୲
฽‫ݢ‬ഗ
+5
9
21
22
23
24
25
[W
[FSP
CMPX
HBT IFBUFS
‫ے‬๻ਾ‫ݞ‬
ᄈጸන࿒
༕‫ڵ‬
ৠ฽ධ
ਾ‫ݞ‬༕‫ڵ‬
ᄈጸන࿒
੸֫ਾ‫ݞ‬
֦ᆻਾ‫ݞ‬
ਾ‫ݞ‬༕‫ڵ‬
༕‫ڵ‬
༕‫ڵ‬
TQBO
NBJOUF
BMBSN
HBT
ˇ UD3 ˉ EJ2 EJ3 EJ4 EJDPN
26 27 28 29 2: 31 32
න࿒‫ଁڵ‬
:
UN.2
GBVMU
ል٢ਾ‫ݞ‬
༕‫ڵ‬
3
33
34
DPN
35 36
BD‫ݢ‬ኑ
TW O BD M
37 38 39
QF
2
3
ST343D
ডጚ
ST596
˄૰ᅤ˅
UN.3
4
න࿒ၫ‫ޡ‬
711Ɇ!Ꮵ‫ܐ‬
BD‫ݢ‬ኑ
!ࡴഃ‫ٽࠒޡ‬ᄲܷ௚࣏
˄‫߷ܕ‬ಢ጑˅
௚஢৓
˄૰ᅤ˅
!ᄈᎳቂන࿒
!Ћ7nnডЋ205ሡ‫܄‬
˄߾࢜ሥ˅
+3
নᎳන࿒!!!
‫ށك‬
ਂᅼߞ) [CE7 ˅
෧४ᅢ๰
ெ
‫׭‬Ꮃන࿒˄[CN ˅
ெ‫ݞ‬න࿒
ৱ઩
!௚஢৓
)[CE5 *
)2/6ȋ3/1M0njo*
ਂᅼߞȁ ࢜ሥૼනනᅼ኷61ȋ211 lQ b
߭ၐ೗໢‫؜‬ᅍᇋ
ܸʘൂືධ
ʗܸ৹‫ك‬ධ
࢜ሥૼන
+2
ਾဂ
) 1/3ȋ1/6M0njo*
ਂᅼߞ˄[CE7 ˅
+2˖఻஢‫ڋ‬න࿒૰ᇵ໪ቂ‫׭‬Ꮃන࿒ডጚ৓஢ቂૼනȃ
+3˖኷৹‫ك‬ධ፵ၐ‫ܐ‬නܿᆸනഃ‫קໍߙޡ‬फ़໢໪ቂনᎳන࿒ȃ
+4˖֦॓ਾ‫ݓ‬ȃ
+5˖᎟ቂ‫ݢ‬େܿ൮‫ב‬ღ‫כ‬ᅐቪ೗‫ܿؠ‬ਾ‫ݓ‬ღஏਾȃ
఻஢‫ڋ‬න࿒
+2
‫׭‬Ꮃන࿒˄[CN ˅
఻஢‫ڋ‬න࿒
-15-
4.4 标准气体的使用方法(另需备用部件)
(1) 使用方法
① 确认高压气体容器的手柄为关闭状态,然后拆下盖形螺母。
② 将减压阀的盖形螺母(应带有密封垫)装到高压气体容器上。
③ 确认 2 次压力调节阀已向左旋到底(不加压状态),并出口针阀已向右旋到底(关
闭)
,然后开启手柄。
④ 将 2 次压力调节阀向右旋转,通常调整到 20~30 kPa 之后,慢慢开启出口针阀,放
出气体。
ਂᅼߞ˄WR11FS˅
௚஢৓
࡜ᄲఞವ
༇‫׽‬
ߗ۫ᅼஉ‫װ‬
ᇜ۫ᅼஉ‫װ‬
࡜ᄲఞವ
౻࠙‫ݡ‬
ߗ۫ᅼஉ‫ݲ‬ጶߞ
‫ଁڵ‬ጦߞ
ࡴᅼන࿒๒ධ
(2) 配管
① 减压阀的气体出口管为 Rc1/4(内螺纹)。请准备接头和管道(φ6/φ4 聚四氟乙烯管
等)
。
(3) 注意事项
① 减压阀连接部位及接头螺纹部位等处请切实紧固,以免漏气。
② 高压气体容器请放置在不受阳光直射和雨淋的场所保管。
③ 使用后请将手柄置于关闭位。
-16-
5. 运行
5.1 运行准备
请在安装本变换器的状态下,或将其拆下放在作业台上进行准备作业。
① 检查接线(参见“4.2 节”、
“4.3 节”
)
② 检查电源规格(请确认主电源和电源电压规格。
)
③ 接通电源
请打开正面的门,将电源开关置于“ON(-)
”
。
(参见“2.2.2 节”
)
OXYGEN ANALYZER
VER *.** YY/MM
液晶显示将如左图所示。
暖机操作
加热器温度234 ℃
约 6 秒后,显示将自动切换为暖机操作画面。
④ 暖机(电源接通后过 10 分钟,暖机就结束,可进行高准确度的测量。
)
⑤ 参数设定作业
请参见“5.2 节”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各菜单,对需要设置的参数进行设置。
“5.3 节”为参数列表。
需要变更参数时请参见“第 10 章”
。
⑥ 校准
第一次使用本变换器时,在暖机结束后请用标准气体进行手动校准。
校准方法请参见“第 7 章”
。
⑦ 自动校准(选项)
本变换器能按预先设置的时间间隔进行自动校准。
设定方法请参见“7.3 节”
。
⑧ 吹扫(选项)
为防止测量环境中的粉尘堵塞导流管,本变换器配备有吹扫功能。
操作方法请参见“第 8 章”
。
运
-17-
行
5.2 按键操作概要
FOUFS ਉ
‫ݢ‬ኑਾ࿳
FTD
ਉ
NPEF
ਉ
ɘ
ਉ
Ꮛ‫ވ‬඿ᇧ
PYZHFO!BOBMZ[FS!
WFS!2/12!18023
ə੡኷ഊ঩ඓৱმ໯
ഊ঩‫غ‬Ꮾ
ৠ฽ධၫ‫ޡ‬345!Ɇ
‫ك‬஢‫ܠج‬
ᄈᎳ‫ܠج‬
ᆸഃ‫ޡ‬
!!!!23/45!!wpm&
‫ك‬஢‫ܠج‬
მ໯߭ၐ
მ໯߭ၐ
߭ၐ2!!!߭ၐ3
მ໯߭ၐ
!!!!!!!!߭ၐ2
‫ك‬஢‫ܠج‬
߭ၐົ‫ށ‬2
߭ၐົ‫ށ‬2
ᄆ༮‫ݞ‬ၤ፜ົ‫ށ‬
ᄆ༮‫ݞ‬ၤ፜ົ‫ށ‬
11/11
ᄆ༮‫ݞ‬ၤ፜ົ‫ށ‬
11/11
߭ၐົ‫ށ‬2
ภ஢‫ށົڋ‬
ภ஢‫ށົڋ‬
31/11
ภ஢‫ށົڋ‬
31/11
߭ၐົ‫ށ‬3
ᄆ༮‫ݞ‬ၤ፜ົ‫ށ‬
ᄆ༮‫ݞ‬ၤ፜ົ‫ށ‬
11/11
ᄆ༮‫ݞ‬ၤ፜ົ‫ށ‬
11/11
߭ၐົ‫ށ‬3
ภ஢‫ށົڋ‬
ภ஢‫ށົڋ‬
31/11
ภ஢‫ށົڋ‬
31/11
৓ི໢ৱົ‫ށ‬
!!!135!ᄆ໢
৓ི໢ৱົ‫ށ‬
!!!135!ᄆ໢
NBY!23/45!!wpm&
NJO!12/9:!!wpm&
ᱶ‫ݢ‬໷234/5nW
ၫ‫!!ޡ‬911!!Ɇ
‫ك‬஢‫ܠج‬
߭ၐົ‫ށ‬3
ัຨᄌఋ
!!!!!!!198/7!&
ə੡቏ᅤჵ࢙೙໢მ໯
න࿒ၫ‫ޡ‬
!!!!!!!!!911!Ɇ
ə੡቏ᅤჵ࢙೙໢მ໯
‫ك‬஢‫ܠج‬
Ꮵ‫ܐ‬Ꮵᄆ৓ི໢ৱ
ə੡቏ᅤჵ࢙೙໢მ໯
ᄈᎳ‫ܠج‬
‫ے‬઄‫ܠج‬
a
b
ᄈᎳ‫ܠج‬
Ꮛ‫ވ‬ᄈᎳົ‫ށ‬
Ꮛ‫ވ‬ᄈᎳົ‫ށ‬
Ꮛ‫ވ‬ᄈᎳ‫୲ۃ‬
Ꮛ‫ވ‬ᄈᎳ‫୲ۃ‬
቏ᄌ!!ႇᄌ
Ꮛ‫ވ‬ᄈᎳ‫୲ۃ‬
!!!!!!቏ᄌ
Ꮛ‫ވ‬ᄈᎳົ‫ށ‬
ᄈᎳ૑໭໢ৱ๊ඓ
ᄈᎳ૑໭໢ৱ๊ඓ
18023036!24;11
ᄈᎳ૑໭໢ৱ๊ඓ
18023036!24;11
Ꮛ‫ވ‬ᄈᎳົ‫ށ‬
Ꮛ‫ވ‬ᄈᎳ፵ඓົ‫ށ‬
Ꮛ‫ވ‬ᄈᎳ፵ඓົ‫ށ‬
!15࿙!11ᄆ໢
Ꮛ‫ވ‬ᄈᎳ፵ඓົ‫ށ‬
!15࿙!11ᄆ໢
ᄈᎳ‫ܠج‬
ᇜ‫؃‬ᄈᎳ
ᇜ‫؃‬ᄈᎳ
!!!!!૑໭
ᇜ‫؃‬ᄈᎳ
31/72!&!111/2!nW
ᄈᎳ‫ܠج‬
༇‫఻ވ‬஢‫ڋ‬ᄈᎳ
༇‫఻ވ‬஢‫ڋ‬ᄈᎳ
!!!!!૑໭
༇‫఻ވ‬஢‫ڋ‬ᄈᎳ
31/72!&!111/2!nW
༇‫఻ވ‬஢‫ڋ‬ᄈᎳ
31/72!&!111/2!nW
ᄈᎳ‫ܠج‬
༇‫ވ‬ெ‫ݞ‬ᄈᎳ
༇‫ވ‬ெ‫ݞ‬ᄈᎳ
!!!!!૑໭
༇‫ވ‬ெ‫ݞ‬ᄈᎳ
13/12!&!164/:!nW
༇‫ވ‬ெ‫ݞ‬ᄈᎳ
13/12!&!164/:!nW
ᄈᎳ‫ܠج‬
ᄈᎳන࿒ഃ‫ޡ‬2
఻஢‫!!!ڋ‬ெ‫ݞ‬
31/711&!!13/111&
఻஢‫!!!ڋ‬ெ‫ݞ‬
31/711&!!13/111&
ᄈᎳ‫ܠج‬
ᄈᎳන࿒ഃ‫ޡ‬3
఻஢‫!!!ڋ‬ெ‫ݞ‬
31/711&!!13/111&
఻஢‫!!!ڋ‬ெ‫ݞ‬
31/711&!!13/111&
ᄈᎳ‫ܠج‬
ᄈᎳ‫ܚ‬঩໢ৱົ‫ށ‬
ᄈᎳ‫ܚ‬঩໢ৱົ‫ށ‬
!131!ಊ
ᄈᎳ‫ܚ‬঩໢ৱົ‫ށ‬
!131!ಊ
ᄈᎳ‫ܠج‬
෼‫ڼ‬ᄈᎳ‫܊‬ႜ
෼‫ڼ‬ᄈᎳ‫܊‬ႜ
!!!!!૑໭
෼‫ڼ‬ᄈᎳ‫܊‬ႜ
!!!!!૑໭@
ᄈᎳ‫ܠج‬
ᄈᎳ߭ၐஏ྇
ᄈᎳ߭ၐஏ྇
߭ၐஏ྇მ໯߭ၐ
ᄈᎳ߭ၐஏ྇
!!!!!!!!߭ၐஏ྇
c
-18-
ə੡቏ᅤჵ࢙೙໢მ໯
a
b
c
ə੡቏ᅤჵ࢙೙໢მ໯
‫ے‬๻‫ܠج‬
֦ᆻ‫ܠج‬
֦ᆻ‫ܠج‬
‫د‬༮‫ܠج‬
‫ے‬๻‫ܠج‬
Ꮛ‫ےވ‬๻
Ꮛ‫ےވ‬๻
Ꮛ‫ےވ‬๻‫୲ۃ‬
Ꮛ‫ےވ‬๻‫୲ۃ‬
቏ᄌ!!ႇᄌ
Ꮛ‫ےވ‬๻‫୲ۃ‬
!!!!!!቏ᄌ
Ꮛ‫ےވ‬๻
‫ے‬๻૑໭໢ৱ๊ඓ
‫ے‬๻૑໭໢ৱ๊ඓ
18023036!24;11
‫ے‬๻૑໭໢ৱ๊ඓ
18023036!24;11
Ꮛ‫ےވ‬๻
Ꮛ‫ےވ‬๻፵ඓ
Ꮛ‫ےވ‬๻፵ඓ
!35!ᄆ໢!11!ࠍ
Ꮛ‫ےވ‬๻፵ඓ
!35!ᄆ໢!11!ࠍ
Ꮛ‫ےވ‬๻
‫ے‬๻໢ৱົ‫ށ‬
‫ے‬๻໢ৱົ‫ށ‬
!!!141!ಊ
‫ے‬๻໢ৱົ‫ށ‬
!!!141!ಊ
‫ے‬๻‫ܠج‬
༇‫ےވ‬๻
༇‫ےވ‬๻
!!!!!૑໭
༇‫ےވ‬๻
!!22/22!wpm&
֦ᆻ‫ܠج‬
‫܊‬ႜఅ୿ड़ಅ
‫܊‬ႜఅ୿
მ໯!!෼‫ڼ‬
ZZ0NN0EE!II;NN
++++++++++++++++
෼‫܊ڼ‬ႜఅ୿
!!!૑໭
֦ᆻ‫ܠج‬
֫੸అ୿ड़ಅ
֫੸అ୿
მ໯!!෼‫ڼ‬
ZZ0NN0EE!II;NN
++++++++++++++++
෼‫੸֫ڼ‬అ୿
!!!૑໭
֦ᆻ‫ܠج‬
‫غ‬Ꮾఅ୿ड़ಅ
‫غ‬Ꮾఅ୿
მ໯!!෼‫ڼ‬
෼‫܊ڼ‬ႜఅ୿
!!!૑໭@
෼‫੸֫ڼ‬అ୿
!!!૑໭@
ZZ0NN0EE!II;NN
++++++++++++++++
෼‫غڼ‬Ꮾఅ୿
!!!૑໭
෼‫غڼ‬Ꮾఅ୿
!!!૑໭@
əᏋ‫ވ‬ᄈᎳმ໯቏ᄌ໢ܿმ໯
֦ᆻ‫ܠج‬
ᄈᎳ໢‫ࡥۈ‬ධ֦ᆻ
a
b
ᄈᎳ໢‫ࡥۈ‬ධ֦ᆻ
ᄈᎳ໢‫ࡥۈ‬ධጪި
ᄈᎳ໢‫ࡥۈ‬ධጪި
቏ᄌ!!ႇᄌ
ᄈᎳ໢‫ࡥۈ‬ධጪި
!!!!!!቏ᄌ
ᄈᎳ໢‫ࡥۈ‬ධ֦ᆻ
ᄈᎳ໢‫ࡥۈ‬ධࡉঝ
ᄈᎳ໢‫ࡥۈ‬ධࡉঝ
቏ᄌ!!ႇᄌ
ᄈᎳ໢‫ࡥۈ‬ධࡉঝ
!!!!!!቏ᄌ
֦ᆻ‫ܠج‬
༇‫ࡥۈވ‬ධጪި
༇‫ࡥۈވ‬ධጪި
!!!!!!૑໭
༇‫ࡥۈވ‬ධጪި
13/12!&!164/:!nW
༇‫ࡥۈވ‬ධጪި
!!!!!61!Ϯ
֦ᆻ‫ܠج‬
༇‫ࡥۈވ‬ධࡉঝ
༇‫ࡥۈވ‬ධࡉঝ
!!!!!!૑໭
༇‫ࡥۈވ‬ධࡉঝ
13/12!&!164/:!nW
༇‫ࡥۈވ‬ධࡉঝ
!!!!!!!!BD
֦ᆻ‫ܠج‬
‫ࡥۈ‬ධ೗‫ݢؠ‬Ꮯ
‫ࡥۈ‬ධ೗‫ݢؠ‬Ꮯፎ
!!161!Ϯ
֦ᆻ‫ܠج‬
ၕ॓ಠ໮
ၕ॓ಠ໮
቏ᄌ!!ႇᄌ
ၕ॓ಠ໮
!!!!!!቏ᄌ
֦ᆻ‫ܠج‬
౻బົ‫ށ‬
ᄧ౻బ
!!!!!!1111
෇౻బ
!!!!!!1111
֦ᆻ‫ܠج‬
QJEᏋ‫ݲވ‬ᄘ
QJEᏋ‫ݲވ‬ᄘ
!!!!૑໭
QJEᏋ‫ݲވ‬ᄘ
!!!!!!911!Ɇ
c
-19-
ᄧ౻బ
!!!!!!1111
a
b
c
‫د‬༮‫ܠج‬
ࢗ٦ົ‫ܠجށ‬
‫د‬༮‫ܠج‬
ო኷໢ৱ
ო኷໢ৱ
18023036!24;11
ო኷໢ৱ
18023036!24;11
‫د‬༮‫ܠج‬
ਾ‫ݞ‬༕๠ົ‫ށ‬
ਾ‫ݞ‬༕๠ົ‫ށ‬
EJ!2
EJ!2
ၝ໪ቂ
EJ!2
ၝ໪ቂ
ਾ‫ݞ‬༕๠ົ‫ށ‬
EJ!3
EJ!3
ၝ໪ቂ
EJ!3
ၝ໪ቂ
ਾ‫ݞ‬༕๠ົ‫ށ‬
EJ!4
EJ!4
ၝ໪ቂ
EJ!4
ၝ໪ቂ
‫د‬༮‫ܠج‬
֫੸ਾ‫ݞ‬༕‫ށົڵ‬
֫੸ਾ‫ݞ‬༕‫ށົڵ‬
ຢქ֫੸
֫੸ਾ‫ݞ‬༕‫ށົڵ‬
ຢქ֫੸
‫د‬༮‫ܠج‬
ᆸഃ‫੸֫ޡ‬2
ᆸഃ‫੸֫ޡ‬2
ຢქፎົ‫ށ‬
ຢქፎົ‫ށ‬
!61/111!wpm&
ຢქፎົ‫ށ‬
!61/111!wpm&!
ᆸഃ‫੸֫ޡ‬2
჉ქፎົ‫ށ‬
჉ქፎົ‫ށ‬
!11/131!wpm&
჉ქፎົ‫ށ‬
!11/131!wpm&
ᆸഃ‫੸֫ޡ‬2
ຢຢქፎົ‫ށ‬
ຢຢქፎົ‫ށ‬
!66/111!wpm&
ຢຢქፎົ‫ށ‬
!66/111!wpm&
ᆸഃ‫੸֫ޡ‬2
჉჉ქፎົ‫ށ‬
჉჉ქፎົ‫ށ‬
!11/121!wpm&
჉჉ქፎົ‫ށ‬
!11/121!wpm&
ᆸഃ‫੸֫ޡ‬2
፦ॄଔ‫ށົޡ‬
፦ॄଔ‫ށົޡ‬
!31!&
፦ॄଔ‫ށົޡ‬
!31!&
ᆸഃ‫੸֫ޡ‬3
ຢქፎົ‫ށ‬
ຢქፎົ‫ށ‬
!61/111!wpm&
ຢქፎົ‫ށ‬
!61/111!wpm&!
ᆸഃ‫੸֫ޡ‬3
჉ქፎົ‫ށ‬
჉ქፎົ‫ށ‬
!11/131!wpm&
჉ქፎົ‫ށ‬
!11/131!wpm&
ᆸഃ‫੸֫ޡ‬3
ຢຢქፎົ‫ށ‬
ຢຢქፎົ‫ށ‬
!66/111!wpm&
ຢຢქፎົ‫ށ‬
!66/111!wpm&
ᆸഃ‫੸֫ޡ‬3
჉჉ქፎົ‫ށ‬
჉჉ქፎົ‫ށ‬
!11/121!wpm&
჉჉ქፎົ‫ށ‬
!11/121!wpm&
ᆸഃ‫੸֫ޡ‬3
፦ॄଔ‫ށົޡ‬
፦ॄଔ‫ށົޡ‬
!31!&
፦ॄଔ‫ށົޡ‬
!31!&
֦ᆻࢿ‫ށົށ‬
ࢿ‫ށ‬቏ᄌႇᄌົ‫ށ‬
ࢿ‫ށ‬቏ᄌႇᄌົ‫ށ‬
቏ᄌ!!ႇᄌ
ࢿ‫ށ‬቏ᄌႇᄌົ‫ށ‬
!!!!!!቏ᄌ
֦ᆻࢿ‫ށົށ‬
ࢿ‫ށ‬ᅤዎ
ࢿ‫ށ‬ᅤዎ
1&
ࢿ‫ށ‬ᅤዎ
1&
֦ᆻࢿ‫ށົށ‬
ࢿ‫ށ‬ፎົ‫ށ‬
ࢿ‫ށ‬ፎົ‫ށ‬
!!111!&
ࢿ‫ށ‬ፎົ‫ށ‬
!!111!&
֦ᆻࢿ‫ށົށ‬
‫ك‬஢অࡉ໢ৱົ‫ށ‬
‫ك‬஢অࡉ໢ৱົ‫ށ‬
!!121!ಊ
‫ك‬஢অࡉ໢ৱົ‫ށ‬
!!121!ಊ
‫د‬༮‫ܠج‬
ᆸഃ‫੸֫ޡ‬3
‫د‬༮‫ܠج‬
֦ᆻࢿ‫ށົށ‬
a
b
c
d
e
f
-20-
a
b
c
d
e
f
‫د‬༮‫ܠج‬
‫܊‬ႜࢿ‫ށົށ‬
‫܊‬ႜࢿ‫ށົށ‬
ࢿ‫୲ۃށ‬
ࢿ‫୲ۃށ‬
቏ᄌ!!ႇᄌ
ࢿ‫୲ۃށ‬
!!!!!!቏ᄌ
‫܊‬ႜࢿ‫ށົށ‬
ࢿ‫ށ‬ᅤዎ
ࢿ‫ށ‬ᅤዎ
1&
ࢿ‫ށ‬ᅤዎ
1&
‫܊‬ႜࢿ‫ށົށ‬
ࢿ‫ށ‬ፎົ‫ށ‬
ࢿ‫ށ‬ፎົ‫ށ‬
!!111!ಊ
ࢿ‫ށ‬ፎົ‫ށ‬
!!111!ಊ
‫د‬༮‫ܠج‬
ਉധ྇‫ށົށ‬
ਉധ྇‫ށົށ‬
቏ᄌ!!ႇᄌ
౻బ༕๠
!!!!!!1111
ਉധ྇‫ށົށ‬
!!!!!!቏ᄌ
‫د‬༮‫ܠج‬
ঃ‫ݲޡ‬ጶ
ঃ‫ݲޡ‬ጶ
!!!!!!ਠ݈
ঃ‫ݲޡ‬ጶ
!!!!!!ਠ݈
‫د‬༮‫ܠج‬
ֶࣕ݁ົ‫ށ‬
ֶࣕ݁ົ‫ށ‬
!!21!ࠍ
ֶࣕ݁ົ‫ށ‬
!!21!ࠍ
‫د‬༮‫ܠج‬
ዹखົ‫ށ‬
ዹखົ‫ށ‬
!!12
ዹखົ‫ށ‬
!!12
‫د‬༮‫ܠج‬
ಠ೟༕‫ݲڵ‬ጶ
ಠ೟༕‫ݲڵ‬ጶ
ಠ೟༕‫ڵ‬1&
‫ݲ‬ጶ!!116661
1&!!!!EPXO
‫ݲ‬ጶ!!116661
1&!!!!EPXO
ಠ೟༕‫ݲڵ‬ጶ
ಠ೟༕‫ڵ‬211&
‫ݲ‬ጶ!!116661
211&!!EPXO
‫ݲ‬ጶ!!139181
211&!!EPXO
ə੡቏ᅤჵ࢙೙໢მ໯
‫د‬༮‫ܠج‬
ࢿ቏ัலႼ༮ົ‫ށ‬
ࢗ٦ົ‫ܠجށ‬
‫ك‬஢‫ܠج‬
౻బ༕๠
!!!!!!!!1111
-21-
ࢿ቏ัலႼ༮ົ‫ށ‬
!!!!!!!!1/11
ࢿ቏ัலႼ༮ົ‫ށ‬
!!!!!!!!1/11
5.3 参数初始值列表
5.3.1
测量相关参数
参数
显示范围
显示
显示范围
范围1
范围2
小数点位置
范围1
范围2
小数点位置设定
00.00
全量程
范围1
范围2
全量程设定
25.00
最大值·最小值计
算时间
5.3.2
计算时间设定
024 小时
范围
范围 1 或范围 2
“00.00”
“0.000”
初始值
范围 1
“00.00”
相关章节
10.1.1 节
10.1.2 节
2~50
最小单位为 1vol%
25.00 vol%
10.1.3 节
0~240 小时
最小单位为 1 个小时
24 个小时
10.1.4 节
校准相关参数
参数
显示
自动校准功能
(具有选项功能时显
示)
自动校准处理
有效 无效
自动校准开始时间
(具有选项功能时显
示)
校准开始时间日期
99/01/01 00:00
自动校准周期时间
(具有选项功能时显
示)
自动校准周期设定
07天 00小时
校准气体浓度 1
校准气体浓度 2
校准待机时间
校准范围连锁
满量程
零点
20.600% 02.000%
校准待机时间设定
020 秒
校准范围连锁
范围连锁显示范围
范围
初始值
相关章节
无效
(自动校准功能
为无效)
10.2.1 节
存在于日历中的未来时间
99/01/01 00:00
10.2.2 节
00 天 00 小时~99 天 23
小时(小时仅可设置为
00~23)
07 天 00 小时
10.2.3 节
满量程:
00.010~50.000 vol%
零点:
00.010~25.000 vol%
最小单位为 0.001 vol%
满量程:
20.600 vol%
零点:
02.000 vol%
10.2.7 节
10~300 秒
最小单位为 1 秒
20 秒
10.2.8 节
范围连锁或显示范围
范围连锁
10.2.10 节
有效或无效
-22-
5.3.3
吹扫相关参数(有选项功能时显示)
参数
自动吹扫功能
自动吹扫开始时间
自动吹扫周期时间
吹扫时间
5.3.4
显示
自动吹扫处理
有效 无效
吹扫开始时间日期
99/01/01 00:00
自动吹扫周期
24小时 00分
吹扫时间设定
030 秒
初始值
相关章节
无效
(自动吹扫功能
为无效)
10.3.1 节
存在于日历中的未来时间
99/01/01 00:00
10.3.2 节
00 小时 00 分~99 小时
59 分 ( 分 仅 可 设 置 为
00~59)
24 小时 00 分
10.3.3 节
0~999 秒
最小单位为 1 秒
30 秒
10.3.4 节
有效或无效
保养相关参数
参数
校准期间的传感器
诊断功能
校准期间的传感器
复活功能
密码
范围
显示
校准时传感器诊断
有效 无效
校准时传感器复活
有效 无效
范围
初始值
相关章节
有效或无效
无效
(校准期间的传
感器诊断功能
为无效)
10.4.7 节
有效或无效
无效
(校准期间的传
感器复活功能
为无效)
10.4.8 节
0000~9999
新密码
0123
-23-
0000
10.4.13 节
5.3.5
其他参数
参数
现在时间
接点输入 1
~接点输入 3
报警接点输出
显示
现在时间
00/00/01 00:00
DI 1
未使用
报警接点输出
未使用
氧浓度上限值
范围1
范围2
上限值设定
50.000 vol%
氧浓度下限值
范围1
范围2
下限值设定
00.020 vol%
氧浓度上上限值
范围1
范围2
上上限值设定
55.000 vol%
氧浓度下下限值
范围1
范围2
下下限值设定
00.010 vol%
滞后宽度
(氧浓度报警)
范围1
范围2
模拟输出固定功能
保养固定
错误固定
模拟输出固定的输
出值
保养固定
错误固定
滞后宽度设定
10%
固定有效无效设定
有效 无效
固定选择
0%
范围
初始值
相关章节
(00/01/01
00:00)
10.5.1 节
DI1~DI3
“未使用”
“开始吹扫”
“加热器停止”
“校准禁止”
“远程校准”
“远程固定”
“计算复位”
“范围设定”
DI1
“未使用”
DI2
“未使用”
DI3
“未使用”
10.5.2 节
“未使用”
“上限报警”
“下限报警”
“上上限报警”
“下下限报警”
“上下限报警”
“上上下下限报警”
“未使用”
10.5.3 节
存在于日历中的时间
0.001~55.000 vol%
最小单位为 0.001 vol%
50.000 vol%
10.5.4 节
0.001~55.000 vol%
最小单位为 0.001 vol%
00.020 vol%
10.5.5 节
0.001~55.000 vol%
最小单位为 0.001 vol%
55.000 vol%
10.5.6 节
0.001~55.000 vol%
最小单位为 0.001 vol%
00.010 vol%
10.5.7 节
0~20 %
最小单位为 1 %
10 %
10.5.8 节
有效或无效
“0 %”(4 mA/0V)
“100 %”(20 mA/1V)
“前值”
“设定值”
-24-
无效
(模拟输出固定
功能为无效)
10.5.9 节
10.5.13 节
“0 %”
(4 mA/0V)
10.5.10 节
10.5.14 节
参数
模拟输出固定设定
值
保养固定
错误固定
测量恢复时间
键盘锁定功能
辉度调整
显示
固定值设定
000 %
测量恢复时间设定
010 秒
键盘锁定设定
有效 无效
范围
相关章节
0~100 %
最小单位为 1 %
0%
10.5.11 节
10.5.15 节
0~300 秒
最小单位 1 秒
10 秒
10.5.12 节
有效或无效
无效
(键盘锁定功能
为无效)
10.5.16 节
50 %
10.5.17 节
0~99 分
最小单位为 1 分
10 分
10.5.18 节
0~99
01
10.5.19 节
0.00~1.99
0.70
10.5.22 节
(0~100 %)
辉度调整
初始值
降低
自动熄灯时间
站点编号
固有燃料系数
背光灯设定
10 分
站号设定
01
固有燃料系数设定
0.70
-25-
6. 运行及停止
6.1 运行开始
完成配线和配管施工后,将变换器的电源开关置于“ON”,即可以开始测量(但是电源开
启后需要 10 分钟左右的暖机时间)
。
运行前的注意事项
① 将本变换器的电源处于“ON”之后,经过 10 分钟才可开始炉的运行。
② 若要安装在运行期间的炉上,先使检测器通电并暖机后,应注意避开喷出的炉
气,快速安装。
6.2 运行停止
(1) 短时间(约 1 周)停止炉等设备的运行时
为了防止检测用白金电极老化,同时为避免在吸湿状态下(炉内及环境条件)反复开、关
导致检测器损坏,请使变换器连续运行。
另外,带喷射器(选配件)时应切断空气源。
(2) 长时间停止炉等设备运行时
在炉内气体成为大气状态后,将本变换器的电源置于“OFF”。
6.3 在运行期间的操作
在运行期间按以下方式切换显示内容。
ഊ঩‫غ‬Ꮾड़ಅ
ə1
ə1˖!੡኷ഊ঩‫غ‬Ꮾඓৱმ໯ȃ
!
኷ഊ঩‫غ‬Ꮾඓৱˈਖಠ೟༕‫ڵ‬
!
‫ށࢿ־‬ၓ4mA/0Vȃ
ᆸഃ‫ޡ‬ፎმ໯ड़ಅ
Ꮵ‫ܐ‬ፎȄᏥᄆፎ
მ໯ड़ಅ
৹‫ك‬ධᱶ‫ݢ‬໷Ȅၫ‫ޡ‬
მ໯ड़ಅ
ัຨᄌఋმ໯ड़ಅ
ə2
ə2˖!ۨड़ಅၓᅤჵड़ಅȃ
!
მ໯ቈᆏන፩ܿᆸഃ‫ޡ‬Ȃᆏන
!
ၫ‫ޡ‬ቪࢿ቏ัலႼ༮৓ི‫ڵ‬ହ
!
ܿัຨᄌఋȃ
න࿒ၫ‫ޡ‬მ໯ड़ಅ
ə3
ə3˖!ۨड़ಅၓᅤჵड़ಅȃ
!
მ໯ቂ࠽᎓༕๠ܿၫ‫ࡥۈޡ‬ධ
!
)R฽‫ݢ‬ഗ*৹‫ܸܿك‬න࿒ၫ‫ޡ‬ȃ
-26-
6.4 显示内容的确认
在 LCD 显示器的左边以 3 个字来显示本变换器的状态。1 个画面最多可显示 3 种状态。显
键滚动。
示项目超过 3 种时,画面下方将会显示“▼”标志。此时,请用
本变换器的显示内容如下述 3 种:
• ①状态信息(“6.4.1 节”
)、②错误信息(
“6.4.2 节”)
、③报警信息(“6.4.3 节”
)
6.4.1
状态信息的确认
显示字母
状
态
备
注
WUP
正在暖机
在暖机期间显示
CAL
正在进行自动校准
在自动校准期间显示
S
正在进行满量程校准
在满量程校准期间与“CAL”或“RIC”一起
显示
Z
正在进行零点校准
在零点校准期间与“CAL”或“RIC”一起显
示
SCK
正在进行传感器诊断
在传感器诊断期间显示
SRC
正在进行传感器复活程序
在进行传感器复活程序期间显示
BLW
正在进行自动吹扫
在进行自动吹扫期间显示
RIC
在少氧模式期间
燃烧效率选项
检测器锆电势在 200mV~260mV 范围内时
显示
KYL
在键盘锁定期间
在键盘锁定期间显示
RHO
在远程加热器关闭期间
在远程加热器关闭期间显示
RCP
在禁止远程校准期间
在禁止远程校准期间显示
RAH
在固定远程模拟输出期间
在固定远程模拟输出期间显示
RCL
正在进行远程校准
在进行远程校准期间显示
RBL
正在进行远程吹扫
在进行远程吹扫期间显示
OVR
在超范围期间
在氧浓度超过检测范围期间显示
-27-
6.4.2
错误信息的确认
显示
6.4.3
状
态
备
注
Er1
加热器温度异常
在加热器的控制温度超出设定范围时显示,
并停止加热器控制。
Er2
检测到断线
在检测到传感器、温度控制的热电偶或燃烧
管 理 热 电 偶之 中 , 其 中一 个 发 生 断线 时 显
示,并停止加热器控制。
Er3
传感器异常
发生 A/D 值饱和时显示
Er4
满量程校准异常
满量程校准发生异常时显示
(校准气体不稳,校准系数的设置错误)
Er5
零点校准异常
零点校准发生异常时显示
(校准气体不稳,校准系数的设置错误)
报警信息的确认
显示字母
状
态
备
ALM
氧浓度异常
H
上限值异常
与 ALM 一起显示
L
下限值异常
与 ALM 一起显示
HH
上上限值异常
与 ALM 一起显示
LL
下下限值异常
与 ALM 一起显示
注
在已设置的上上/上/下/下下限值中,氧
浓度超出其中一个极限值时显示
(请参见“10.5.4~10.5.8 节”
)
请选择下述 7 种报警类型中任一报警。如果变换器发生氧浓度异常,可对报警接点(外部
端子排的接点 21 或 22 号)输出报警。
①“未使用”
: 无任何报警接点输出
②“上限报警”
: 当陷入发生上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警接点输出
③“下限报警”
: 当陷入发生下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警接点输出
④“上上限报警” : 当陷入发生上上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警接点输出
⑤“下下限报警” : 当陷入发生下下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警接点输出
⑥“上下限报警” : 当陷入发生上限值报警或下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警接点输出
⑦“上上下下限报警”
: 当陷入发生上上限值报警或下下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警接点
输出
6.5 氧检测器标准输出
O2 浓度%
输出值 mV
O2 浓度%
输出值 mV
O2 浓度%
输出值 mV
0.01
0.1
0.5
1.0
176.38
123.15
85.95
69.93
5.0
10.0
15.0
20.0
32.73
16.71
7.333
0.683
25.0
30.0
40.0
50.0
-4.475
-8.689
-15.34
-20.50
1.5
60.56
20.6
2.0
53.91
21.0
0
-0.445
-28-
一
一
一
一
7. 校准
为维持本变换器的精度,需要使用标准气体进行校准。校准有以下 4 种方法:
①手动校准(“7.2 节”
)
、②自动校准(选项)
(
“7.3 节”)
、
③远程校准(“7.4 节”
)
、④一并校准(选项)
(
“7.5 节”)
7.1 校准的准备
• 配线、配管的确认
请按“4.3 节”正确进行配线和配管施工。请在将标准气体的总阀门置为常开状态下使
用。但是因为承受着高压,在连接部位须使用盖形螺母接头,务必注意气密性。校准气
体流量为 1.5±0.5 升/分。
• 校准气体浓度的设定
请按照“10.2.7 校准气体设定”
,设定所用标准气体气瓶的氧浓度。
• 校准范围的设定
请按照“10.2.10 校准范围动作设定画面”,设定校准范围。
-29-
7.2 手动校准
说明
•
•
•
•
通过按键操作仅进行一次满量程校准和零点校准。
请务必按满量程校准、零点校准的顺序进行校准。
校准时使校准气体流入检测器,检测器的输出信号稳定后才能开始校准。
如果自动校准功能设置为无效,校准气体的开关操作与流量调整应由实际作业人员来负
责。
• 校准期间若将模拟输出固定功能(保养固定)设置为有效,则模拟输出信号固定为校准前
预先设定的值。而且在校准结束后,在设定的测量等待时间内将延续固定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满量程校准和零点校准。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照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手动满量程校准执行确认画面。
2
按
液晶显示
键显
键,即可开始手动满量程校准。
手动开启满量程气瓶的阀门,将其流量调整为
(1.5±0.5 升/分)。
3
画面将会显示氧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势。
请确认氧浓度值稳定后,再继续操作。
4
键,即确定满量程校准系数。在执行操作期间将
按
氧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势会翻白显示。
5
操作结束后,自动返回右侧画面。
6
手动关闭气瓶的阀门。
7
请参照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将会显示手动零点校准执行确认画面。
8
按
-30-
手动满量程校准
20.61 % 000.1 mV
校准菜单
手动满量程校准
键。
键,即可开始手动零点校准。
画面将会显示氧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势。
请确认氧浓度值稳定后,再继续操作。
手动满量程校准
开始
手动满量程校准
20.61 % 000.1 mV
手动开启零点气瓶的阀门,将其流量调整为(1.5±0.5
升/分)。
9
校准菜单
手动满量程校准
校准菜单
手动零点校准
手动零点校准
开始
手动零点校准
2.01 % 053.9 mV
10
按
键,即确定零点校准系数。在执行操作期间将氧
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势会翻白显示。
11
操作结束后,自动返回右侧画面。
12
手动关闭气瓶的阀门。
中断方法
• 按
键即可中断操作。
• 中断操作后,务必将满量程气体和零点气体的气瓶阀门关闭。
-31-
手动零点校准
2.01% 053.9 mV
校准菜单
手动零点校准
7.3 自动校准(选项)
说明
• 这是按照事先设置的时间间隔进行校准操作的功能。
• 端子排接点闭合,驱动外置电磁阀,让满量程和零点标准气体依次流入变换器内后,变换
器会自动进行满量程校准和零点校准。
᎙ሃ
• 请使用防爆型电磁阀,或者将电磁阀安装在非防爆区域。
• 开始执行自动校准后,在操作面板的测量画面左侧显示“CAL”。
• 在校准操作期间若将输出信号固定设置为有效,则输出信号被固定为校准操作开始之前的
值。而且在校准结束后,在设定的测量等待时间内将延续固定功能。
• 要进行自动校准,应先按照“10.2.2 自动校准开始时间设定(选项)”、“10.2.3 自动校准
周期设定(选项)”、
“10.2.7 校准气体设定”
,进行设置。
• 在校准操作期间,同时对传感器进行保养(传感器诊断和传感器复活),应先按照“10.4.7
自动校准时的传感器诊断设定(选项)”、“10.4.8 自动校准时的传感器复活操作设定”,进
行设置。
• 请按照“4.2 节”
、“4.3 节”
,进行对电磁阀的布线。
‫ࡥۈ‬ධጪިȂ‫ࡥۈ‬ධࡉঝ‫غ‬Ꮾ
ᄈᎳ૑໭໢ৱ
Ꮛ‫ވ‬ᄈᎳ፵ඓ
‫ࡥۈ‬ධጪި)቏ᄌ໢ፍᄵ*
‫ࡥۈ‬ධࡉঝ)቏ᄌ໢ፍᄵ*
఻஢‫ڋ‬ᄈᎳ
ெ‫ݞ‬ᄈᎳ
ᄈᎳන࿒න൸ߞ౤)఻஢‫*ڋ‬
ᄈᎳන࿒න൸ߞ౤)ெ‫*ݞ‬
ಠ೟༕‫ڵ‬ᄪख
ࢿ‫ށ‬
ᆖᅝࢿ‫ށ‬
ࢿ‫ށ‬
ቂ቙֦ᆻܿਾ‫ݞ‬༕‫ڵ‬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从 08/02/25 13:00 起,每 4 天执行 1 次自动校准的设定。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按
键显示自动校准有效/无效设定画面。
-32-
液晶显示
键。
校准菜单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处理
3
用
键选择自动校准有效后,按
4
按
键确定。
5
显示右侧画面。
6
键显示右侧画面后,按
按
时间设定画面。
7
键确定。
自动校准处理
有效 无效
自动校准处理
有效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处理
键显示自动校准开始
用
键和
键设定自动校准开始时间。
(请勿设置为过去时间,应设置为现在或未来时间。)
自动校准设定
校准开始时间日期
校准开始时间日期
08/02/25 13:00
按
键确定。
8
按
键。
9
液晶显示如右侧所示。
10
键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键。
按
显示自动校准周期时间设定画面。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周期设定
11
用
键和
按
键确定。
自动校准周期设定
04天 00小时
12
按
键。
13
返回右侧画面。
校准开始时间日期
08/02/25 13:00
自动校准设定
校准开始时间日期
键设置自动校准周期设定。
自动校准周期设定
04天 00小时
自动校准设定
校准开始时间日期
中断方法
• 按
键中断操作。
注意事项
在下列任一条件下无法进行自动校准操作。
• 在暖机期间。
• 在进行“校准禁止”接点输入时。
• 在进行“加热器关闭”接点输入时。
-33-
7.4 远程校准
这是通过外部端子排的接点输入,进行一并校准的方法。
进行远程校准时,应先按照“第 4 章”对标准气体气瓶与电磁阀进行配管和配线。
① 请按照下述操作步骤,将接点输入 DI1~3 中任一接点设定为“远程校准”
。
② 将设定为“远程校准”的接点闭合 1 秒以上(根据端子排 17~19-20 设定)
。
③ 远程校准将会开始。在显示面板的左端显示“RCL”,远程校准结束后此显示消失。
DI1
DI2
DI3
DI COM
17
18
19
20
ਾ‫ݞ‬༕๠૰ཱུሃົ፜࢙೙
外部端子排的 17,18,19,20 号为接点输入,可随意设置功能。
(请参见“10.5.2 接点输入设定”
)
必须对标准气体气瓶与电磁阀进行配管和配线。
说明
• 这是通过接点输入,进行远程校准的方法。
• 端子排接点闭合,驱动外置电磁阀,让满量程和零点标准气体依次流入变换器内后,变换
器会自动进行满量程校准和零点校准。
᎙ሃ
• 请使用防爆型电磁阀,或者将电磁阀安装在非防爆区域。
• 请按照“4.2 节”
、“4.3 节”
,进行对电磁阀的布线。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远程校准。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接点输入设定画面。
2
按几下
按
键选择从 DI1 到 DI3 中的一个。
键。
-34-
液晶显示
键显
参数菜单
接点输入设定
接点输入设定
DI 1
3
按
键。
确定接点。
DI 1
未使用
4
按几下
DI 1
远程校准
键选择“远程校准”
。
按
键确定。
5
按
键。
6
显示右侧画面。
按几下
7
DI 1
远程校准
键返回测量画面。
将设置为“远程校准”的接点闭合。
进行远程校准。
中断方法
• 按
键中断操作。
注意事项
在下列任一条件下无法进行远程校准操作。
• 在暖机期间。
• 在进行“远程吹扫”接点输入时。
• 在进行“校准禁止”接点输入时。
• 在进行“加热器关闭”接点输入时。
-35-
接点输入设定
DI 1
12.34
vol%
7.5 一并校准(选项)
说明
• 通过按键操作,按序进行 1 次传感器保养[传感器诊断(设定)、传感器复活(设定)]、
满量程校准和零点校准。
• 端子排接点闭合,驱动外置电磁阀,让满量程和零点标准气体依次流入变换器内后,变换
器会自动进行满量程校准和零点校准。
᎙ሃ
• 请使用防爆型电磁阀,或者将电磁阀安装在非防爆区域。
• 在校准操作期间若将输出信号固定设置为有效,则输出信号被固定为校准操作开始之前的
值。而且在校准结束后,在设定的测量等待时间内将延续固定功能。
• 在校准操作期间进行传感器保养(传感器诊断、传感器复活)时,应先按照“10.4.7 自动
校准时的传感器诊断设定(选项)”、“10.4.8 自动校准时的传感器复活操作设定”进行设
定。
但是,仅在进行传感器诊断后判断为需要复活处理的情况下,才进行传感器复活处理。
• 请按照“4.2 节”
、“4.3 节”
,进行对电磁阀的布线。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通过画面进行一并校准。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一并校准执行画面。
2
按
3
在一并校准执行期间显示出氧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势。
4
一并校准结束后,返回右侧画面。
键开始一并校准。
校准菜单
一并校准
一并校准
开始
中断方法
• 按
键显
键中断操作。
-36-
一并校准
20.61 % 000.1 mV
校准菜单
一并校准
8. 吹扫(选项)
这是为防止被测气体中所含的粉尘堵塞导流管,用计测仪表空气等压缩空气吹扫导流管内
部,清除粉尘的功能。有以下 3 种吹扫方法:
• ①手动吹扫(“8.2 节”
)
,②自动吹扫(
“8.3 节”),
③远程吹扫(“8.4 节”
)
8.1 吹扫的准备
• 配管和配线的确认
请按照“4.3 节”正确进行配线和配管施工。尤其是配管承受着高压,所以在连接部位须
使用盖型螺母接头,且必须充分注意气密性。
• 吹扫时间的设定
请按照“10.3.4 吹扫时间设定”设定吹扫时间。
8.2 手动吹扫
说明
• 这是通过按键操作进行 1 次吹扫动作的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手动吹扫。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手动吹扫执行画面。
2
按
3
在进行手动吹扫期间显示右侧画面。
4
手动吹扫操作结束后,自动返回右侧画面。
键即可开始手动吹扫。
中断方法
• 按
键中断操作。
-37-
液晶显示
键显
吹扫菜单
手动吹扫
手动吹扫
开始
手动吹扫
11.11 vol%
吹扫菜单
手动吹扫
8.3 自动吹扫
说明
• 这是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吹扫操作的功能。
• 端子排接点闭合,驱动外置电磁阀,将计测仪表空气等导入带吹扫喷嘴的导流管,清除粉
尘。
᎙ሃ
• 请使用防爆型电磁阀,或者将电磁阀安装在非防爆区域。
• 开始执行自动吹扫后,在操作面板的测量画面左边显示“BLW”。
• 在吹扫期间若将输出信号固定设置为有效,则输出信号被固定为吹扫操作开始之前的值。
而且在吹扫结束后,在设定的测量等待时间内将延续输出固定功能。
• 要进行自动吹扫,应先按照“10.3.2 自动吹扫开始时间设定”、“10.3.3 自动吹扫周期设
定”、
“10.3.4 吹扫时间设定”,进行设定。
Ꮛ‫ےވ‬๻૑໭໢ৱ
Ꮛ‫ےވ‬๻፵ඓ໢ৱ
‫ے‬๻ਾ‫ݞ‬
‫ט‬ठ
‫ט‬ठ
ಠ೟༕‫ڵ‬ᄪख
ࢿ‫ށ‬
ᆖᅝࢿ‫ށ‬
ࢿ‫ށ‬
ቂ቙֦ᆻܿਾ‫ݞ‬༕‫ڵ‬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从 08/02/25 13:00 起,每 24 小时执行 1 次 30 秒钟吹扫操作的设定。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按
键显示自动吹扫有效/无效设定画面。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处理
3
用
键选择自动吹扫有效后,按
自动吹扫处理
有效 无效
4
按
键。
5
显示右侧画面。
键确定。
键。
吹扫菜单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处理
有效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处理
-38-
6
按
键显示右侧画面后,按
时间设定画面。
7
键显示自动吹扫开始
用
键和
键设定自动吹扫开始时间。
(请勿设定过去时间,应设定为现在或未来时间。)
请按
按
9
显示右侧画面。
10
按
键显示右侧画面后,按
时间设定画面。
11
用
键和
按
键确定。
12
按
键。
13
显示右侧画面。
14
键显示右侧画面后,按
按
画面。
键。
吹扫开始时间日期
08/02/25 13:00
自动吹扫
吹扫开始时间日期
键显示自动吹扫周期
键设定自动吹扫周期时间。
16
按
17
返回右侧画面。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周期
自动吹扫周期
24小时 00分
自动吹扫周期
24小时 00分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周期
用
键和
键设定吹扫时间。
(跟手动吹扫的设定方法相同)
按
键确定。
键。
键显示吹扫时间设定
自动吹扫
吹扫时间设定
吹扫时间设定
030 秒
吹扫时间设定
030 秒
自动吹扫
吹扫时间设定
中断方法
• 按
吹扫开始时间日期
08/02/25 13:00
键确定。
8
15
自动吹扫
吹扫开始时间日期
键中断操作。
-39-
8.4 远程吹扫
这是通过外部端子排的接点输入,进行吹扫的方法。
进行远程吹扫时,请按照“第 4 章”对供气管道与电磁阀进行配管和配线。
① 请按照下述操作步骤,将接点输入 DI1~3 中任一接点设定为“开始吹扫”
。
② 将设定为“开始吹扫”的接点闭合一秒钟以上(根据端子排 17~19-20 设定)
。
③ 吹扫操作将会开始。在显示面板的左端显示“RBL”,吹扫操作结束后此显示消失。
DI1
DI2
DI3
DI COM
17
18
19
20
ਾ‫ݞ‬༕๠࢙ܿ೙ົ፜ใೠᅤ
外部端子排 17,18,19,20 号为接点输入。可随意配置功能。
(请参照“10.5.2 接点输入设定”
)
必须进行供气管道和电磁阀的配管和配线。
说明
• 这是通过接点输入进行吹扫动作的功能。
• 端子排接点闭合,驱动外置电磁阀,让供气流入变换器内后,变换器会自动进行吹扫。
᎙ሃ
• 请使用防爆型电磁阀,或者将电磁阀安装在非防爆区域。
• 请按照“4.2 节”
、“4.3 节”
,进行对电磁阀的布线。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运程吹扫操作。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接点输入设定画面。
2
按几下
按
3
键从 DI1 到 DI3 中选择 1 个。
键。
键。
按
确定接点。
液晶显示
键显
参数菜单
接点输入设定
接点输入设定
DI 1
DI 1
未使用
-40-
4
按几下
键选择“开始吹扫”
。
按
键确定。
5
按
键。
6
显示右侧画面。
按几下
7
DI 1
开始吹扫
键返回测量画面。
设定为“开始吹扫”的接点闭合。
开始吹扫。
中断方法
• 按
DI 1
开始吹扫
键中断操作。
-41-
接点输入设定
DI 1
12.34
vol%
9. 保养·检查
9.1 检
查
请定期进行保养和检查,使变换器一直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特别应该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查和处理。并且,请在检查炉的状态时或每 1 到 2 年对变换器
进行一次定期检查。
᎙ሃ
• 严禁在通电状态下打开外壳和表盖。
另外,请注意装置周围的通风换气,在不产生爆炸性气体的状态下进行作业。
检查·保养项目
日常检查
实施零点和满量程校准
处理方法
大致每周进行 1 次。
(参见“7. 校准”)
定期检查
检查密封垫圈、O 形圈是否老化
若已老化就更换新品。
检查穿线口的电线夹头是否松动
进行紧固,更换密封垫。
检查用于校准的气体气瓶余量
用一次压力表检查余量。
检查导流管是否堵塞或腐蚀
从炉壁上拆下导流管,拆下检测器,然后用水清洗
导流管。
检查喷射器出气孔是否堵塞
从炉壁上拆下喷射器,清扫炉墙隔热部位的出气
孔。
请注意下述事项:
① 对隔爆型检测器来说,其容器的机械强度、间隙和间隙深度是决定防爆性能的非常重
要的三大关键因素。因此,请勿使接合面和螺钉接合部受损害或使容器受冲击。
② 为了保持隔爆性能,如果与隔爆有关的部位(端子盒、端子盒盖、端子盒盖螺钉、接
合面、端子盒和法兰的接合面、电缆接头、基准气体接头等)受到损害或发生腐蚀,
请与本公司联系。(擅自维修可能导致其间隙变化,非常危险。)
③ 修理维修后再使用检测器时,必须先对与隔爆性能有关的部位进行充分检验,确保所
有螺钉已拧紧,没有未拧紧或松动的螺钉。
端子盒盖要关好,请勿在现场乱打开或关闭。
为了防止在现场乱打开或关闭端子盒盖,请在端子盒盖上使用内六角孔螺钉进行固定。
固定时,请用附件付属内六角扳手。
-42-
9.2 备
件
No.
名称
订购零部件编号(订购型号)
1
过滤器盖
*ZZPZFKE-TK7N7179C1
2
弹簧
*ZZPZFKE-TK7N9327P1
3
传感器 O 形圈
*ZZPZFKE-8552836
4
O 形圈
*ZZPZFKE-TK7P0524P1
5
O 形圈
*ZZPZFKE-TK7N8173P14
6
O 形圈
*ZZPZFKE-TK7N8173P50
7
O 形圈
*ZZPZFKE-TK7N8173P61
8
密封垫
*ZZPZFKE-TK7N8173P62
9
电缆接头
*ZZPZFKE-TK7N7257P1
10
内部弹簧
*ZZPZFKE-TK7N8173P65
11
高浓度粉尘型用过滤器
*ZZPZFKE-TK7N9327P1
22/ࡴഃ‫ٽࠒޡ‬ᄲቂࣰఌධ
ȁ!
˄ᅤി਋˅
5/Pᄳป
6/Pᄳป
7/Pᄳป
2/ࣰఌධ࡜
8/Pᄳป
4/‫ࡥۈ‬ධ Pᄳป
9/౻࠙‫ݡ‬
!!)‫ݢ‬େਾဂ೗‫* ؠ‬
3/‫ॸܪ‬
:/‫ݢ‬େਾဂ
!!)֡ଭ 8ቪ 9*
21/೗‫ॸܪؠ‬
!!!)ᅤി਋˖ൂືධ *
9.3 备
件
No.
产品名称
订购型号
1
更换用的检测器
根据“11.2 型号”
2
导流管
*ZZP-TK□ 详细内容请参见“INZ-TN5ZFKE-C”
-43-
9.4 熔丝的更换
熔丝熔断时,应先将电源开关置于“OFF”,排除原因,然后进行更换。
打开正面的表盖,就可看到 2 个熔丝。上、下方的熔丝分别用于保护变换器电路和加热
器,请注意 2 个熔丝的额定电流是不同的。
更换时,请用一字螺丝刀或硬币插入熔断器的盖子槽向左旋,拆下盖子,更换其中的熔
丝。
接着,再压入盖子,并向右旋转,使盖子固定。
ቂ቙‫ק‬४ධ‫௸ݢ‬
0.5A
ቂ቙ৠ฽ධ
2.5A
熔丝规格
规
格
用于电路
φ5×20 mm 0.5 A(例如:0213 0.5 A Littelfuse 制造)
用于加热器
φ5×20 mm 2.5 A(例如:0213 2.5 A Littelfuse 制造)
注释)请使用时滞熔丝。
-44-
9.5 故障排除
现
象
无显示。
原
因
电源熔丝熔断,供电中断。
检查方法(正常值)
对
策
检查熔丝是否导通,供电电压是否与 更换熔丝或检查电
规格相符?
源。
显 示 值 一 直 没 过 滤 器 及 导 流 管 堵 塞 、 漏 目视检查检测器过滤器是否污染,导 清 扫 或 更 换 过 滤
有变化。
气。
流管内是否堵塞。
器,加强紧固等。
检查连接部位有否松动,安装部位气
示值响应缓
密性是否良好?
慢。
传感器性能劣化。
切换零点←
→满量程气体时,90 %响 更换传感器。
应时间是否超过 5 分钟?
开启电源后经
过 10 分 钟,
还持续发出温
度报警。
排气流速降低。
校准气体停止后的被测气响应时间。 增加流向导流管的
将导流管向箭头方向(安装位置)稍 气流量。
作移动。
电缆断线。
接线错误。
电源电压低。
导通检查。
接线检查。
供电电压是否与规格相符?
更换。
重新接线。
检查电源。
热电偶断线。
断线检查。
更换传感器。
加热器熔丝熔断。
熔丝导通检查。
更换熔丝。
检测器的加热器断线。
50~55 Ω/100 V 用
200~250 Ω/220 V 用
(接线电阻除外)
加热器电阻
无 法 进 行 自 动 校准气体浓度值与设定值不 检查校准气体浓度设定值。
校准。
符。
参数设定有误。
检查自动校准周期。
更换传感器。
• 更改设定。
• (请参见第 57 页
“10.2.7 节”)
• 更改设定。
通过外部端子排的接点输入 检查外部端子排的接点输入是否设定 • 更改设定。
• 重新接线。
为校准禁止?
设置为校准禁止。
外部端子排的接点输入设定 检查外部端子排的接点输入是否设定 • 更改设定。
• 重新接线。
为加热器停止。
为加热器停止?
发 生 零 点 报 警 校准气体与设定值不符或零 检查校准气体浓度设定值。
或 满 量 程 报 点、满量程气体连接错误。 检查配管连接。
警。
• 更改设定。
• 重新配管。
示 值 过 高 或 过 法兰安装部位松动,O 形圈 检查检测器、导流管法兰安装部位的 • 紧固安装内螺纹
低。
不良。
气密性。
螺丝
• 更换传感器。
是否周围有气体漏入?
检测器不良。
检测器温度异常。
• 紧固连接器。
检查校准气体流入口的气密性。
零点气体流通时,传感器输出 mV 与 • 更换传感器。
其它相比过高或过低。
(参见第 28 页“6.5 氧检测器标准输
出”)
参见上述温度报警检查项目。
干燥和潮湿基础值的示值的 干燥时氧浓度变高。
误差。
发 生 断 线 检 测 热电偶断线。
错误。
传感器断线。
接线错误。
• 遮蔽。
导通检查。
接线检查。
-45-
• 更换传感器。
• 本体正常。
• 更换。
• 重新接线。
• 电源的 ON/OFF
现
象
原
因
检查方法(正常值)
对
策
无 法 进 行 范 围 接点输入设定已设定为“范 检查接点输入设定是否设定为“范围 • 接点输入设定不
切换。
围设定”。
设定”?
设定为“范围设
定”。
-46-
10. 参数的设置和操作
10.1 测量菜单
10.1.1 显示范围设定画面
说明
• 这是显示氧浓度值的范围设定功能。
• 设定范围:以下 2 种内选 1 种。
①“范围 1”
:以在范围设定 1 所设定的范围显示
②“范围 2”
:以在范围设定 2 所设定的范围显示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将显示范围设置为范围 1 的设定。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显示范围设定画面。
2
用
请按
3
按
键选择范围 1。
液晶显示
键显
测量菜单
显示范围
显示范围
范围1
范围2
键确定。
键。
显示范围
范围1
4
确定后,返回右侧画面。
测量菜单
显示范围
注意事项
• 在接点输入设定设置为“范围设定”时,无法通过此画面变更显示范围。
-47-
10.1.2 小数点位置设定画面
说明
• 这是为显示氧浓度值,设置全量程的小数点位置的功能。
• 设定范围:以下 2 种内选 1 种。
①“00.00”
:显示整数 2 位,小数点后 2 位
②“0.000”
:显示整数 1 位,小数点后 3 位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以整数 2 位,小数点后 2 位的数值显示的设定。
(范围 1)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按
键显示小数点位置设定画面。
3
用
键选择整数 2 位,小数点后 2 位。
请按
液晶显示
键。
键确定。
4
按
5
确定后,返回右侧画面。
键。
测量菜单
范围设定1
范围设定1
小数点位置设定
小数点位置设定
00.00
小数点位置设定
00.00
注意事项
• 从“0.000”变更为“00.00”时,全量程值将会设置至“25.00”。
• 从“00.00”变更为“0.000”时,全量程值将会设置至“5.000”。
-48-
范围设定1
小数点位置设定
10.1.3 全量程设定画面
说明
• 这是为显示氧浓度值,设置全量程值的功能。
• 设定范围:小数点位置设置为“00.00”时,设定范围为 02.00~50.00 vol%
小数点位置设置为“0.000”时,设定范围为 2.000~9.000 vol%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全量程值设置为 20.00 %。(范围 1)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按
画面。
3
用
键和
键设置全量程值。
设置数值后按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确定。
键。
键。
键显示全量程设定
测量菜单
范围设定1
范围设定1
全量程设定
全量程设定
20.00
全量程设定
20.00
范围设定1
全量程设定
-49-
10.1.4 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时间设定画面
说明
• 这是为计算出氧浓度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设置计算时间的功能。
• 设定范围:0~240 个小时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计算出最大值·最小值的时间设置为 24 个小时。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最大值·最小值计算时间设定画面。
2
用
键和
时间。
液晶显示
键显
键设置计算出最大值·最小值所需要的
设置时间后,按
测量菜单
最大最小计算时间
计算时间设定
024 小时
键确定。
3
按
4
确定后,返回右侧画面。
键。
计算时间设定
024 小时
-50-
测量菜单
最大最小计算时间
10.2 校准菜单
10.2.1 自动校准有效/无效设定(选项)
说明
• 这是将自动校准设置为有效或无效的功能。
• 当自动校准或远程校准执行时,如果将自动校准设置从有效改为无效,执行当中的校准处
理就被中断。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自动校准设置为有效。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按
键显示自动校准有效/无效设定画面。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处理
3
用
键将自动校准设置为有效。
自动校准处理
有效 无效
请按
键确定。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
校准菜单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处理
有效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处理
注意事项
• 如果在进行手动操作(校准、吹扫、传感器诊断和传感器复活)期间或者在进行远程操作
(校准、吹扫和加热器停止)期间到了自动校准处理的开始时间,分析仪先完成目前在进
行的操作后,开始自动校准操作。
• 如果自动校准的开始时间与自动吹扫相同,先执行自动吹扫后,再执行自动校准。
• 接点输入设定已设置为“校准禁止”,同时接点输入设置为 ON 时,分析仪不执行自动校
准。
• 在检测断线(O2 传感器输入、O2 传感器热电偶输入和热电偶输入(燃烧管理:选项))期
间、加热器温度异常或 A/D 饱和错误发生期间,分析仪不执行自动校准。
-51-
10.2.2 自动校准开始时间设定(选项)
说明
• 这是设置自动校准开始时间的功能。
从自动校准开始时间起,按自动校准周期执行校准。
• 当自动校准设置为无效时,即使到了预先设定的自动校准开始时间,也不会执行自动校
准。
• 设定范围:存在于日历中的未来时间。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从 08/02/25 13:00 开始执行自动校准的设定。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按
始时间日期画面。
3
用
键和
键显示自动校准开
键设置自动校准开始时间。
设置数值后,按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确定。
键。
校准菜单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设定
校准开始时间日期
校准开始时间日期
08/01/01 00:00
校准开始时间日期
08/02/25 13:00
自动校准设定
校准开始时间日期
注意事项
• 在自动校准或远程校准执行期间,无法更改设定值。
• 请确认参数菜单的“现在时间设定”已正确地设定。
-52-
10.2.3 自动校准周期设定(选项)
说明
• 这是设置自动校准周期的功能。
• 设定范围:00 天 00 小时~99 天 23 小时(小时的设置范围为 00 到 23)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每 4 天执行 1 次自动校准的设定。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按
期设定画面。
3
用
键和
设置后,按
键显示自动校准周
键设置自动校准周期。
键确定。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
校准菜单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周期设定
自动校准周期设定
04 天 00 小时
自动校准周期设定
04 天 00 小时
自动校准设定
自动校准周期设定
注意事项
• 在自动校准或远程校准执行期间,无法更改设定值。
-53-
10.2.4 执行一并校准(选项)
说明
• 这是通过画面执行一并校准的功能。
满量程校准结束后,自动执行零点校准。
• 在“10.4.7 自动校准时的传感器诊断设定(选项)”,“10.4.8 自动校准时的传感器复活操
作设定”设置为有效时,开始校准之前,先执行传感器诊断与传感器复活。
但是,仅在执行传感器诊断后判断为需要复活传感器时,才执行传感器复活操作。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通过画面执行一并校准。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显示一并校准执行画面。
2
按
3
在一并校准执行期间,将显示出氧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
势。
4
一并校准结束后,自动返回右侧画面。
键开始执行一并校准。
中断方法
• 按
键,
键中断操作。
-54-
校准菜单
一并校准
一并校准
开始
一并校准
20.61 % 000.1 mV
校准菜单
一并校准
10.2.5 执行手动满量程校准
说明
• 将满量程气体通入检测器内,作业人员目视确认显示值已稳定后,执行满量程校准。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通过画面执行满量程校准。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照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手动满量程校准执行确认画面。
2
按
液晶显示
键显
键,开始手动满量程校准。
手动开启满量程气瓶的阀门,将其流量调整为
(1.5±0.5 升/分)。
3
画面将会显示氧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势。
请确认氧浓度值稳定后,再继续操作。
4
键,即确定满量程校准系数。在执行校准期间将
按
氧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势会翻白显示。
5
操作结束后,返回右侧画面。
6
手动关闭气瓶的阀门。
中断方法
• 按
键中断操作。
• 如果中断操作,请务必关闭满量程气体气瓶的阀门。
-55-
校准菜单
手动满量程校准
手动满量程校准
开始
手动满量程校准
20.61 % 000.1 mV
手动满量程校准
20.61 % 000.1 mV
校准菜单
手动满量程校准
10.2.6 执行手动零点校准
说明
• 将零点气体通入检测器内,执行零点校准。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通过画面执行零点校准。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照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手动零点校准执行确认画面。
2
按
液晶显示
键显
键,开始手动零点校准。
手动开启零点气瓶的阀门,将其流量调整为(1.5±0.5
升/分)。
3
在画面上显示氧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势。
请确认氧浓度值稳定后,再继续操作。
4
键,即执行零点校准。在执行校准期间将氧浓度
按
值和传感器锆电势会翻白显示。
5
操作结束后,返回右侧画面。
6
手动关闭气瓶的阀门。
中断方法
• 按
键中断操作。
• 如果中断操作,请务必关闭零点气体气瓶的阀门。
-56-
校准菜单
手动零点校准
手动零点校准
开始
手动零点校准
2.01 % 053.9 mV
手动零点校准
20.01 % 053.9 mV
校准菜单
手动零点校准
10.2.7 校准气体设定
说明
• 在此设置校准气体的气体浓度(满量程校准气体浓度和零点校准气体浓度)。
校准气体浓度 1 应用于范围 1,校准气体浓度 2 应用于范围 2。
• 满量程校准气体一般使用空气(大气)
,其浓度设置为 20.600 %O2/N2。
• 允许设定范围: 满量程校准气体 00.010~50.000 %O2/N2
00.010~25.000 %O2/N2
零点校准气体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设置满量程校准气体浓度和零点校准气体浓度。
(范围 1)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显示当前的设置内容。
3
用
请按
键和
液晶显示
键。
校准菜单
校准气体浓度1
满量程
零点
20.600% 02.000%
键更改校准气体浓度值。
键确定设定内容。
4
显示更改后的设置内容。
键。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满量程
零点
20.600% 02.000%
满量程
零点
20.600% 02.000%
校准菜单
校准气体浓度1
注意事项
• 在自动校准或远程校准执行期间,无法更改设定值。
• 设置时,必须设置为满量程校准气体浓度大于零点校准气体浓度。
-57-
10.2.8 校准等待时间设定(选项)
说明
• 在此设置校准时从开始通入校准气体后,直到开始校准所需的等待时间。
(即设置校准气体流入后达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 设定范围:10~300 秒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从开始通入校准气体后,直到开始校准所需的等待时间设置为 20 秒。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显示当前的设定内容。
键和
键更改等待时间。
用
请按
液晶显示
键。
校准菜单
校准待机时间设定
校准待机时间设定
020 秒
键确定设定内容。
3
按
4
返回右侧画面。
键。
校准待机时间设定
020 秒
校准菜单
校准待机时间设定
注意事项
• 在自动校准或远程校准执行期间,无法更改设定值。
-58-
10.2.9 清除校准错误
说明
• 这是将校准时发生的错误清除的功能。
如果在校准期间发生错误,就会保持错误显示(Er4,Er5)和异常接点输出(闭合),直
到下一回校准正常结束为止。
• 使用此功能可清除测量画面的错误显示,并将异常接点输出断开。
• 只清除测量画面的错误显示,而不清除错误履历的信息。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执行校准错误的清除。
按键操作
1
说明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清除校准错误画面。
液晶显示
键显
校准菜单
清除校准错误
2
键。
按
(这时还不执行清除。)
清除校准错误
开始
3
键。
按
(按键的同时执行清除。)
清除校准错误
开始?
4
清除后自动返回右侧画面。
-59-
校准菜单
清除校准错误
10.2.10 校准范围动作设定画面
说明
• 这是选择校准时仅对单独范围进行校准或对 2 个范围同时进行校准的功能。
• 设定范围:在以下 2 种内选择 1 种:
①“范围连锁”
: 对当前显示的范围执行校准,同时对另一范围设置相同的校
准系数。
②“显示范围”
: 仅对当前显示的范围进行校准。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校准范围设置为范围连锁。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校准范围动作设定画面。
2
用
请按
键选择范围连锁。
液晶显示
键显
校准菜单
校准范围连锁
校准范围连锁
范围连锁显示范围
键确定。
3
按
4
确定后,返回右侧画面。
键。
校准范围连锁
范围连锁
-60-
校准菜单
校准范围连锁
10.3 吹扫菜单(选项)
10.3.1 自动吹扫有效/无效设定
说明
• 这是将自动吹扫设置为有效或无效的功能。
• 在执行自动吹扫期间,如果将自动吹扫设置从有效改为无效,就中断吹扫操作。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自动吹扫设置为有效。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按
键。
将显示自动吹扫有效/无效设定画面。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处理
3
用
自动吹扫处理
有效 无效
请按
键选择自动吹扫有效。
键确定。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
吹扫菜单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处理
有效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处理
注意事项
• 如果在进行手动操作(校准、吹扫、传感器诊断和传感器复活)期间或者在进行远程操作
(校准、吹扫和加热器停止)期间到了自动校准处理的开始时间,变换器先完成目前正在
进行的操作后,开始自动校准操作。
• 如果自动校准的开始时间与自动吹扫相同,先执行自动吹扫后,再执行自动校准。
• 当检测出断线(O2 传感器输入、O2 传感器热电偶输入和热电偶输入(燃烧管理:选项))
时,在加热器温度异常或 A/D 饱和错误发生期间,变换器不执行自动校准。
-61-
10.3.2 自动吹扫开始时间设定
说明
• 这是设置自动吹扫开始时间的功能。
从自动吹扫开始时间起,按自动吹扫周期执行自动吹扫。
• 在自动吹扫设置为无效时,即使到了自动吹扫开始时间,也不会执行自动吹扫。
• 设定范围:存在于日历中的未来时间。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自动吹扫开始时间设置为 08/02/25 13:00。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按
键显示自动吹扫开始时间设定画面。
自动吹扫
吹扫开始时间日期
3
用
键和
吹扫开始时间日期
08/02/25 13:00
请按
键设置自动吹扫开始时间。
键确定时间。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
吹扫菜单
自动吹扫
吹扫开始时间日期
08/02/25 13:00
自动吹扫
吹扫开始时间日期
注意事项
• 在执行自动吹扫或远程吹扫期间,无法更改设定值。
• 请确认参数菜单的“现在时间设定”已正确地设定。
-62-
10.3.3 自动吹扫周期设定
说明
• 这是设置自动吹扫周期的功能。
从自动吹扫开始时间开始计时每隔在此设置的周期执行一次自动吹扫。
• 设定范围:00 小时 00 分~99 小时 59 分(分的设定范围为 00 到 59)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自动吹扫周期设置为 24 小时。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显示右侧画面后,按
按
设定画面。
3
用
请按
键和
键显示自动吹扫周期
键设置自动吹扫周期。
键确定。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
吹扫菜单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周期
自动吹扫周期
24 小时 00 分
自动吹扫周期
24 小时 00 分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周期
注意事项
• 在执行自动吹扫或远程吹扫期间,无法更改设定值。
• 吹扫周期的设定值应大于吹扫时间。
-63-
10.3.4 吹扫时间设定
说明
• 这是设置进行吹扫所需的时间的功能。
(自动吹扫、手动吹扫通用)
• 设定范围:0~999 秒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吹扫时间设置为 30 秒。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按
定画面。
3
按
键和
按
键确定时间。
4
按
键。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显示吹扫时间设
键设置吹扫时间。
吹扫菜单
自动吹扫
自动吹扫
吹扫时间设定
吹扫时间设定
030 秒
吹扫时间设定
030 秒
自动吹扫
吹扫时间设定
注意事项
• 在执行自动吹扫或远程吹扫期间,无法更改设定值。
• 吹扫时间的设定值应小于吹扫周期时间。
-64-
10.3.5 执行手动吹扫
说明
• 这是通过画面执行吹扫的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通过画面执行吹扫。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手动吹扫执行画面。
2
按
3
在手动吹扫执行期间,显示氧浓度值。
4
操作结束后,自动返回右侧画面。
键开始手动吹扫。
键显
吹扫菜单
手动吹扫
手动吹扫
开始
中断方法
• 按
液晶显示
键中断操作。
-65-
手动吹扫
11.11 vol%
吹扫菜单
手动吹扫
10.4 保养菜单
10.4.1 错误履历显示
说明
• 这是在画面上显示错误履历的功能。
• 在画面上从最新错误信息开始显示。
最多可保存 12 项错误信息。
按
键即可显示过去的错误信息。
显示最早发生(最旧)的错误信息后,接着显示最新的错误信息。
• 当新的错误发生时,最旧的错误信息被删除或显示位置被移到最后。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在画面上显示错误信息。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请用
3
按
键,显示出最新的错误履历。
YY/MM/DD HH:MM
****************
4
用
键,可显示过去的错误履历信息。
YY/MM/DD HH:MM
****************
5
按
键返回右侧画面。
错误履历
显示 清除
6
再按
键选择错误履历显示画面。
键,返回右侧画面。
-66-
键。
保养菜单
错误履历画面
错误履历
显示 清除
保养菜单
错误履历画面
错误履历
显示文字
状态
传感器错误
检测到氧化锆氧传感器的传感器电路断线。
传感器热电偶错误
检测到氧化锆氧传感器的热电偶断线。
暖机运转错误
没有在暖机操作监视时间内(45 分钟)结束暖机操作。
• 氧化锆氧传感器的加热器温度在 1 分钟内保持控制温度(800℃)±1℃的
稳定状态时,正常地结束暖机操作。
加热器温度错误
加热器温度超出设定范围(800℃±70℃)。
满量程气体错误
• 通入的校准满量程气体浓度没有稳定。
(在稳定判断的时间内,相邻两次采样的氧浓度之差大于±0.2%)
零点气体错误
• 通入的校准零点气体浓度没有稳定。
(在稳定判断的时间内,相邻两次采样的氧浓度之差大于±0.2%)
满量程校准错误
满量程校准操作失败了。(没能决定校准系数。
)
零点校准错误
零点校准操作失败了。(没能决定校准系数。)
传感器错误
氧化锆氧传感器的氧浓度值 A/D 变换检测出异常。
(260 mV 以上,-50 mV 以下)
A/D错误
氧化锆氧传感器的氧浓度值 A/D 变换检测出异常。
(260 mV 以上,-50 mV 以下)
-67-
10.4.2 清除错误履历
说明
• 这是清除所有当前存储的错误履历的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清除所有当前所存储的错误履历信息。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请用
3
液晶显示
键。
键选择清除错误履历画面。
错误履历
显示 清除
键清除错误履历。
按
(此时,还不执行清除。)
4
为了确认,再次显示清除错误履历画面。按
清除所有履历。
5
操作结束后,自动回到右侧画面。
6
再按
键,返回右侧画面。
-68-
保养菜单
错误履历画面
清除错误履历
开始
键才可
清除错误履历
开始?
错误履历
显示 清除
保养菜单
错误履历画面
10.4.3 报警履历显示
说明
• 这是在画面上显示报警履历的功能。
• 在画面上从最新报警信息开始显示。
最多可保存 12 项的报警信息。
用
键可显示过去的报警信息。
显示最早发生(最旧)的报警信息后,接着显示最新的报警信息。
• 当发生新的报警时,最早发生的报警信息被删除或显示位置被移到最后。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在画面上显示报警履历。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请按
3
按
键,显示出最新的报警履历。
YY/MM/DD HH:MM
****************
4
按
键,可显示过去的报警履历信息。
YY/MM/DD HH:MM
****************
5
按
键,返回右侧画面。
报警履历
显示 清除
6
再按
键选择报警履历显示画面。
保养菜单
报警履历画面
报警履历
状态
上限报警
氧浓度值高于已设定的上限值。
下限报警
氧浓度值低于已设定的下限值。
上上限报警
氧浓度值高于已设定的上上限值。
下下限报警
氧浓度值低于已设定的下下限值。
-69-
保养菜单
报警履历画面
报警履历
显示 清除
键,返回右侧画面。
显示文字
键。
10.4.4 清除报警履历
说明
• 这是清除所有当前存储的报警履历的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清除所有当前所存储的报警履历信息。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请按
3
液晶显示
键。
键选择清除报警履历画面。
报警履历
显示 清除
键清除报警履历。
按
(此时,还不执行清除。)
4
为了确认,再次显示清除报警履历画面。按
清除所有履历。
5
操作结束后,自动回到菜单画面。
6
再按
键,返回右侧画面。
-70-
保养菜单
报警履历画面
清除报警履历
开始
键才可
清除报警履历
开始?
报警履历
显示 清除
保养菜单
报警履历画面
10.4.5 操作履历显示
说明
• 这是在画面上显示操作履历的功能。
• 在画面上从最新操作履历信息开始显示。
最多可保存 12 项的操作信息。
按
键即可显示过去的操作履历信息。
显示时间最早(最旧)的操作履历信息后,接着显示最新的操作履历信息。
• 当进行新的操作时,最早进行的操作信息被删除或显示位置被移到最后。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在画面上显示操作履历。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请按
3
按
键,将显示最新的操作履历信息。
YY/MM/DD HH:MM
****************
4
按
键,可显示过去的操作履历信息。
YY/MM/DD HH:MM
****************
5
按
键,返回右侧画面。
操作履历
显示 清除
6
再按
键选择操作履历显示画面。
键,返回右侧画面。
-71-
键。
保养菜单
操作履历画面
操作履历
显示 清除
保养菜单
操作履历画面
操作履历
显示文字
状态
自动校准
执行了自动校准。
一并校准
执行了一并校准。
手动满量程校准
执行了手动满量程校准。
手动零点校准
执行了零点校准。
手动传感器诊断
执行了手动传感器诊断。
手动传感器复活
执行了手动传感器复活。
自动吹扫
执行了自动吹扫。
手动吹扫
执行了手动吹扫。
远程校准禁止
通过接点输入设置为校准禁止。
远程加热器停止
通过接点输入执行了加热器停止。
自动校准中断
中断了自动校准。
一并校准中断
中断了一并校准。
满量程校准中断
中断了手动满量程校准。
零点校准中断
中断了手动零点校准。
传感器诊断中断
中断了手动传感器诊断。
传感器复活中断
中断了手动传感器复活。
自动吹扫中断
中断了自动吹扫。
手动吹扫中断
中断了手动吹扫。
远程吹扫
通过接点输入执行吹扫了。
远程校准
通过接点输入执行校准了。
远程固定
通过接点输入执行了模拟输出固定。
远程计算复位
通过接点输入执行了氧浓度值的最大值·最小值计算复位。
远程校准中断
中断了远程校准。
-72-
10.4.6 清除操作履历
说明
• 这是清除所有当前存储的操作履历的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清除所有存储的操作履历。
按键说明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请用
3
键。
键选择清除操作履历画面。
操作履历
显示 清除
键清除操作履历。
按
(此时,还不执行清除。)
4
为了确认,再次显示清除画面。按
有操作履历。
5
操作结束后,自动回到菜单画面。
6
再按
键返回右侧画面。
-73-
保养菜单
操作履历画面
清除操作履历
开始
键,才可清除所
清除操作履历
开始?
操作履历
显示 清除
保养菜单
操作履历画面
10.4.7 自动校准时的传感器诊断设定(选项)
说明
• 这是设置自动校准时是否执行传感器诊断的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进行自动校准时执行传感器诊断的设定。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按
键。
将显示出校准时传感器诊断有效/无效设定画面。
3
按
请按
键选择传感器诊断有效。
键确定。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6
再按
键。
键。
保养菜单
校准时传感器保养
校准时传感器保养
校准时传感器诊断
校准时传感器诊断
有效 无效
校准时传感器诊断
有效
校准时传感器保养
校准时传感器诊断
键返回右侧画面。
-74-
保养菜单
校准时传感器保养
10.4.8 自动校准时的传感器复活操作设定(选项)
说明
• 这是设置自动校准时是否执行传感器复活处理的功能。
但是,仅在传感器诊断执行后判断为需要复活传感器时才执行此功能。
• 仅在自动校准时的传感器诊断设定设置为有效时才执行此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设置为校准时执行传感器复活处理。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按
键选择校准时的传感器复活处理设定画面。
校准时传感器保养
校准时传感器复活
3
按
键选择传感器复活处理有效。
校准时传感器复活
有效 无效
4
请按
5
设置结束后,返回右侧画面。
6
再按
键确定。
键。
保养菜单
校准时传感器保养
校准时传感器复活
有效
键,返回右侧画面。
-75-
校准时传感器保养
校准时传感器复活
保养菜单
校准时传感器保养
10.4.9 执行手动传感器诊断
说明
• 将零点气体通入检测器内,即可计算出传感器内阻 R。
• 内阻 R 大于 100Ω时,请执行传感器复活操作。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通过画面执行传感器诊断。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手动传感器诊断执行画面。
2
按
液晶显示
键显
键,开始手动传感器诊断。
手动开启零点气瓶的阀门,将其流量调整为(1.5±0.5
升/分)。
3
将显示氧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势。
请确认氧浓度值稳定后,再继续操作。
4
键,即执行传感器诊断。在执行操作期间显示传
按
感器内阻。
5
操作结束后,返回右侧画面。
6
手动关闭气瓶的阀门。
中断方法
• 按
键中断操作。
• 操作中断时,务必将零点气体气瓶的阀门关闭。
-76-
保养菜单
手动传感器诊断
手动传感器诊断
开始
手动传感器诊断
2.01 % 053.9 mV
手动传感器诊断
50Ω
手动传感器诊断
开始
10.4.10 执行手动传感器复活操作
说明
• 执行传感器诊断时,如果内阻 R 大于 100Ω,即对传感器施加交流电流。R 等于或小于
100Ω时不能执行手动传感器复活操作。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通过画面执行传感器复活处理。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手动传感器复活执行画面。
2
按
液晶显示
键显
键,开始手动传感器复活。
手动开启零点气瓶的阀门,将其流量调整为(1.5±0.5
升/分)。
3
将显示氧浓度值和传感器锆电势。
请确认氧浓度值稳定后,再继续操作。
4
键,即执行传感器复活。在执行复活操作期间显
按
示处理方法。
5
操作结束后,返回右侧画面。
6
手动关闭气瓶的阀门。
中断方法
• 按
键中断操作。
• 中断操作时,务必将零点气体气瓶的阀门关闭。
-77-
保养菜单
手动传感器复活
手动传感器复活
开始
手动传感器复活
2.01 % 053.9 mV
手动传感器复活
AC
手动传感器复活
开始
10.4.11 传感器内部电阻显示
说明
• 这是显示在执行传感器复活时的氧化锆氧传感器最新内部电阻值的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显示氧化锆氧传感器的内部电阻值。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按
3
返回右侧画面。
键。
液晶显示
键。
保养菜单
传感器内部电阻
传感器内部电阻
50 Ω
保养菜单
传感器内部电阻
-78-
10.4.12 维护模式设定
说明
• 这是将维护模式设置为有效或无效的功能。
• 维护模式设置为有效时,将模拟输出信号固定至已设定的值(请参见“10.5.10 固定设定
(保养固定)
”
),同时使外部接点的用于保养输出接点处于 ON 状态。此时,测量画面的数
据部位会闪烁显示。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维护模式设置为有效。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维护模式设定画面。
2
用
键将维护模式选为有效后,按
3
按
4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确定。
键显
保养菜单
维护模式
维护模式
有效
无效
维护模式
有效
保养菜单
维护模式
注意事项
• 将维护模式设置为有效期间发生错误时,先执行错误处理。
• 将模拟输出固定功能(错误固定)设置为有效时,将模拟输出信号固定至已在固定设定
(错误固定)设定的值。
• 测量画面的数据部位会闪烁显示。
-79-
10.4.13 密码设定
说明
• 为了防止未授权的用户擅自设置各种参数或手动操作装置(校准等),设定将“键盘锁定
功能”切换成有效或无效的密码。
注:请参见“10.5.16 键盘锁定设定”
。
• 输入要设定的“新密码”后,自动转移到密码认证画面。
在密码认证画面输入“前密码”后,新密码生效。
• 出厂时的密码为“0000”。
已设定的密码由授权人负责管理。请勿忘记密码。
• 设定范围:0~9 的 4 位数字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前密码“9999”改为新密码“0123”。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用
或
键输入新密码。
液晶显示
键。
保养菜单
密码设定
新密码
0123
3
按
键。
前密码
0000
4
用
或
键输入前密码。
前密码
9999
5
按
键显示新密码。
新密码
0123
6
按
键返回右侧画面。
保养菜单
密码设定
-80-
10.4.14 PID 自动调谐
说明
• 检测器的加热器温度采用了 PID 控制。
在安装装置的环境下将 P(比例),I(积分),D(微分)各数值调整到最佳值。
注: 出厂时已设定 P、I、D 的各数值。若在安装装置的环境下无法控制温度,请进行 PID
自动调谐。
• 装置在测量状态下进行 PID 自动调谐。
自动校准、自动吹扫期间不能执行 PID 自动调谐。
(即使要同时开始 PID 自动调谐也不能执行。
)
在 PID 自动调谐执行期间装置不执行自动校准、自动吹扫,PID 自动调谐结束后才开始执
行。
• 装置不存储 PID 自动调谐的操作履历(10.4.5 节)
。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通过画面执行 PID 自动调谐。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示 PID 自动调谐执行画面。
2
按
3
在 PID 自动调谐期间显示温度会变化。
4
PID 自动调谐结束后,自动返回右侧画面。
键即可开始 PID 自动调谐。
中断方法
• 按
键中断操作。
• 中断后的 P、I、D 各数值回到执行 PID 自动调谐之前的数值。
-81-
液晶显示
键显
保养菜单
PID自动调谐
PID自动调谐
开始
PID自动调谐
*** ℃
保养菜单
PID自动调谐
10.5 参数菜单
10.5.1 现在时间设定
说明
• 这是对本变换器设置现在时间(钟表)的功能。
• 设定范围:存在于日历中的时间。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现在时间(钟表功能)设置为 08/02/25 13:00。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用
请按
键和
键设置现在时间。
键确定。
3
按
4
返回右侧画面。
键。
液晶显示
键。
参数菜单
现在时间设定
现在时间设定
08/02/25 13:00
现在时间设定
08/02/25 13:00
参数菜单
现在时间设定
-82-
10.5.2 接点输入设定
说明
• 这是对接点输入 1 到 3 配置功能的功能。
• 设定范围:下列功能中选 1 种
①“未使用” : 通过接点输入不执行任何操作
②“开始吹扫” : 通过接点输入执行吹扫
(OFF→ON 时执行吹扫)
③“加热器停止”:通过接点输入进行加热器停止
(OFF/ON:激活加热器/停止加热器)
④“校准禁止” : 通过接点输入设置校准的禁止(或有效)
(OFF/ON:校准有效/禁止)
⑤“远程校准” : 通过接点输入执行一并校准
(OFF→ON 时执行一并校准)
⑥“外部固定” : 通过接点输入进行 AO 固定。
(OFF/ON:未固定/已固定)
⑦“计算复位” : 通过接点输入执行 O2 最大最小计算复位
(OFF→ON 时执行复位)
⑧“范围设定” : 通过接点输入切换范围
(OFF/ON:范围 1/范围 2)
注释)除“未使用”功能外,其它功能只能配置于 1 个接点,无法配置于 2 个以上的接点。
步骤
1
2
操作内容
(范例)
对接点输入 1 配置吹扫功能。
按键操作
说明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键选择接点输入 1 设定画面后,按
按
点输入 1 设定画面。
(用相同方法对接点输入 2 和 3 进行设定)
3
按
4
被选的内容将反白显示。
请按
键选择配置于接点输入 1 的功能。
键确定。
5
按
6
返回右侧画面。
键。
液晶显示
键。
键进入接
参数菜单
接点输入设定
接点输入设定
DI 1
DI 1
未使用
DI 1
开始吹扫
DI 1
开始吹扫
接点输入设定
DI 1
-83-
10.5.3 报警接点输出设定
说明
• 这是对报警接点输出设置报警条件的功能。
• 设定范围:在下列条件中选 1 种进行设置
①“未使用”
: 无报警接点输出
②“上限报警”
: 陷入发生上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警接点输出
③“下限报警”
: 陷入发生下限值报警时状态进行报警接点输出
④“上上限报警” : 陷入发生上上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警接点输出
⑤“下下限报警” : 陷入发生下下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警接点输出
⑥“上下限报警” : 陷入发生上限值报警或下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警接
点输出
⑦“上上下下限报警”
: 陷入发生上上限值报警或下下限值报警状态时进行报
警接点输出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对报警接点输出设置下限值报警功能。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将显示报警接点输出设定画面。
3
请用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选择下限值报警后,按
键。
键。
参数菜单
报警接点输出
报警接点输出
未使用
键确定。
报警接点输出
下限报警
报警接点输出
下限报警
参数菜单
报警接点输出
-84-
10.5.4 氧浓度上限值设定
说明
• 这是设置氧浓度上限值的功能。
氧浓度报警 1 应用于范围 1、氧浓度报警 2 应用于范围 2。
• 设定范围:0.001~55.000 vol%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氧浓度上限值设置为“50.000 vol%”。(范围 1)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选择氧浓度上限值设定画面后,按
请用
入氧浓度上限值设定画面。
3
请用
键和
请按
键确定。
键设定氧浓度上限值。
液晶显示
键。
键进
参数菜单
氧浓度报警1
氧浓度报警1
上限值设定
上限值设定
50.000 vol%
4
按
键。
上限值设定
50.000 vol%
5
按
键。
氧浓度报警1
上限值设定
6
返回右侧画面。
参数菜单
氧浓度报警1
注意事项
• 不符合下列条件时,发生设定错误。
“氧浓度上上限值”≥“氧浓度上限值”≥“氧浓度下限值”≥“氧浓度下下限值”
-85-
10.5.5 氧浓度下限值设定
说明
• 这是设置氧浓度下限值的功能。
氧浓度报警 1 应用于范围 1、氧浓度报警 2 应用于范围 2。
• 设定范围:0.001~55.000 vol%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氧浓度下限值设置为“00.020 vol%”。(范围 1)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选择氧浓度下限值设定画面后,按
用
氧浓度下限值设定画面。
3
用
请按
键和
键设置氧浓度下限值。
键确定。
液晶显示
键。
参数菜单
氧浓度报警1
键进入
氧浓度报警1
下限值设定
下限值设定
00.020 vol%
4
按
键。
下限值设定
00.020 vol%
5
按
键。
氧浓度报警1
下限值设定
6
返回右侧画面。
参数菜单
氧浓度报警1
注意事项
• 不符合下列条件时,发生设定错误。
“氧浓度上上限值”≥“氧浓度上限值”≥“氧浓度下限值”≥“氧浓度下下限值”
-86-
10.5.6 氧浓度上上限值设定
说明
• 这是设置氧浓度上上限值的功能。
氧浓度报警 1 应用于范围 1、氧浓度报警 2 应用于范围 2。
• 设定范围:0.001~55.000 vol%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氧浓度上上限值设置为“55.000 vol%”。(范围 1)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选择氧浓度上上限值设定画面后,按
用
入氧浓度上上限值设定画面。
3
用
请按
键和
键设置氧浓度上上限值。
键确定。
液晶显示
键。
键进
参数菜单
氧浓度报警1
氧浓度报警1
上上限值设定
上上限值设定
55.000 vol%
4
按
键。
上上限值设定
55.000 vol%
5
按
键。
氧浓度报警1
上上限值设定
6
返回右侧画面。
参数菜单
氧浓度报警1
注意事项
• 不符合下列条件时,发生设定错误。
“氧浓度上上限值”≥“氧浓度上限值”≥“氧浓度下限值”≥“氧浓度下下限值”
-87-
10.5.7 氧浓度下下限值设定
说明
• 这是设置氧浓度下下限值的功能。
氧浓度报警 1 应用于范围 1、氧浓度报警 2 应用于范围 2。
• 设定范围:0.001~55.000 vol%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氧浓度下下限值设置为“00.010 vol%”。(范围 1)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选择氧浓度下下限值设定画面后,按
用
入氧浓度下下限值设定画面。
3
用
请按
键和
键设置氧浓度下下限值。
键确定。
液晶显示
键。
键进
参数菜单
氧浓度报警1
氧浓度报警1
下下限值设定
下下限值设定
00.010 vol%
4
按
键。
下下限值设定
00.010 vol%
5
按
键。
氧浓度报警1
下下限值设定
6
返回右侧画面。
参数菜单
氧浓度报警1
注意事项
• 不符合下列条件时,发生设定错误。
“氧浓度上上限值”≥“氧浓度上限值”≥“氧浓度下限值”≥“氧浓度下下限值”
-88-
10.5.8 滞后宽度设定
说明
• 这是设置氧浓度报警条件的滞后宽度的功能。
氧浓度报警 1 应用于范围 1、氧浓度报警 2 应用于范围 2。
设定值以在当前范围的全量程中所占的百分比(%)来设置。
• 设定范围:0~20 %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氧浓度报警条件的滞后宽度设置为“20 %”。(范围 1)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选择滞后宽度设定画面后,按
用
宽度设定画面。
3
用
请按
键和
键设置滞后宽度。
键确定。
键。
键进入滞后
参数菜单
氧浓度报警1
氧浓度报警1
滞后宽度设定
滞后宽度设定
20 %
4
按
键。
滞后宽度设定
20 %
5
按
键。
氧浓度报警1
滞后宽度设定
6
返回右侧画面。
参数菜单
氧浓度报警1
-89-
滞后宽度:
氧浓度值在极限值附近波动时,可能发生多次不必要的报警。为了防止振动,极限值上
下设置滞后宽度,用作报警输出的判断标准。
将在当前范围的全量程中所占的百分比(%)作为滞后宽度,用于是否输出报警的判断
标准。(请参见下图)
滞后宽度通用于“上上限值”“上限值”
“下限值”“下下限值”。
ຢຢქፎ
ຢქፎ
፦ॄଔ‫ޡ‬
ᆸഃ‫ޡ‬ፎ
჉ქፎ
჉჉ქፎ
ຢຢქഫި
ຢქഫި
჉ქഫި
჉჉ქഫި
ຢຢ჉჉ქഫި
ຢ჉ქഫި
-90-
10.5.9 固定处理设定(保养固定)
说明
• 这是将模拟输出固定功能设置为有效或无效的功能。
• 在将模拟输出固定功能(保养固定)设置为有效的情况下,进行下列操作时,模拟输出被
固定为已设定的值(请参见“10.5.10 固定设定(保养固定)”
)。
• 校准操作(自动、一并、手动、远程)
• 吹扫操作(自动、手动、远程)
• 传感器诊断、传感器复活操作、PID 自动调谐操作
• 维护模式设置为“有效”时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模拟输出固定功能设置为有效。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
按
将显示模拟输出固定设定画面。
保养固定设定
固定有效无效设定
3
按
固定有效无效设定
有效 无效
请按
键选择输出固定有效。
键确定。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
参数菜单
保养固定设定
固定有效无效设定
有效
保养固定设定
固定有效无效设定
注意事项
• 当错误发生时,如果将模拟输出固定功能(错误固定)设置为“有效”,先进行错误固定
操作。
• 暖机运行期间将模拟输出信号固定为 0%(4mA/0V)。
-91-
10.5.10 固定设定(保养固定)
说明
• 这是设置(选择)模拟输出固定功能(保养固定)有效时的模拟输出信号输出值的功能。
• 将维护模式设置为“有效”时,将模拟输出信号固定至在此设置的值。
• 设定范围:在下列 4 种类型中选 1 种设置:
①“0%”:固定为 0 %(4 mA/0V)
②“100%”
:固定为 100 %(20 mA/1 V)
③“前值”
:固定为执行模拟固定之前的值
④“设定值”
:固定为已在“10.5.11 固定设定值设定(保养固定)”设置的值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模拟输出固定输出值设置为“0 %”。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表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显示出右侧画面后,请按
用
将显示模拟输出固定设定画面。
3
用
请按
键选择固定值。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参数菜单
保养固定设定
保养固定设定
固定选择
固定选择
0%
键确定。
4
键。
键。
键。
固定设定
0%
保养固定设定
固定选择
-92-
10.5.11 固定设定值设定(保养固定)
说明
• 这是模拟输出固定功能(保养固定)有效时用户自己设置模拟输出信号的输出值的功能。
在“10.5.10 固定设定(保养固定)
”设置为“设定值”时才有效。
以在全量程中所占的百分比(%)来设置模拟输出的输出值。0%相当于 0vol%(4mA/0V)、
100%相当于全量程值(20mA/1V)。
• 设定范围:0~100 %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模拟输出固定的输出值设置为“000 %”。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请用
键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将显示固定值设定画面。
3
用
请按
键和
键设置固定值。
键确定。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
键。
参数菜单
保养固定设定
保养固定设定
固定值设定
固定值设定
000 %
固定值设定
000 %
保养固定设定
固定值设定
-93-
10.5.12 测量恢复时间设定(保养固定)
说明
• 这是模拟输出固定功能(保养固定)为有效时,设置从固定状态恢复到能测量的状态所需
的时间(固定延时)的功能。
• 设定范围:0~300 秒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固定延时时间设置为“10 秒”。
按键说明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请用
将显示测量恢复时间设定画面。
3
用
请按
键和
键设置测量恢复时间。
键确定。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
键。
参数菜单
保养固定设定
保养固定设定
测量恢复时间设定
测量恢复时间设定
010 秒
测量恢复时间设定
010 秒
保养固定设定
测量恢复时间设定
-94-
10.5.13 固定处理设定(错误固定)
说明
• 这是错误发生时将模拟输出固定功能设置为有效或无效的功能。
• 在将模拟输出固定功能(保养固定)设置为有效的情况下发生错误时,模拟输出信号被固
定为已设定的值(请参见“10.5.14 固定设定(错误固定)”
)
。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模拟输出固定功能设置为有效。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
按
将显示模拟输出固定设定画面。
错误固定设定
固定有效无效设定
3
按
固定有效无效设定
有效 无效
请按
键选择输出固定有效。
键确定。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
参数菜单
错误固定设定
固定有效无效设定
有效
错误固定设定
固定有效无效设定
注意事项
• 当错误发生时,如果将模拟输出固定功能(错误固定)设置为“有效”,先进行错误固定
操作。
• 暖机运行期间将模拟输出信号固定为 0%(4mA/0V)。
-95-
10.5.14 固定设定(错误固定)
说明
• 这是选择模拟输出固定功能(错误固定)有效时的模拟输出信号输出值的功能。
• 维护模式设置为“有效”时,将模拟输出信号固定为在此处设定的值。
• 设定范围:在下列 4 种类型中选 1 种设置:
①“0%”:固定为 0 %(4 mA/0V)
②“100%”
:固定为 100 %(20 mA/1 V)
③“前值”
:固定为执行模拟固定之前的值
④“设定值”
:固定为已在“10.5.15 固定设定值设定(错误固定)”设置的值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模拟输出固定输出值设置为“0 %”。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表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显示出右侧画面后,请按
用
将显示模拟输出固定设定画面。
3
用
请按
键选择固定值。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参数菜单
错误固定设定
错误固定设定
固定选择
固定选择
0%
键确定。
4
键。
键。
键。
固定设定
0%
错误固定设定
固定选择
-96-
10.5.15 固定设定值设定(错误固定)
说明
• 这是模拟输出固定功能(错误固定)有效时用户自己设置模拟输出信号的输出值的功能。
• 在“10.5.14 固定设定(错误固定)
”设置为“设定值”时才有效。
• 以在显示范围的全量程中所占的百分比(%)来设置模拟输出信号的输出值。0%相当于
0vol%(4mA/0V)、100%相当于全量程值(20mA/1V)。
• 设定范围:0~100 %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模拟输出固定的输出值设置为“000 %”。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键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请用
将显示固定值设定画面。
3
用
请按
键和
键设置固定值。
键确定。
4
按
5
返回右侧画面。
键。
键。
键。
参数菜单
错误固定设定
错误固定设定
固定值设定
固定值设定
000 %
固定值设定
000 %
错误固定设定
固定值设定
-97-
10.5.16 键盘锁定设定
说明
• 授权人切换键盘锁定的有效或无效的功能。
• 切换成有效或无效时需输入“密码”
。
注: 请参见“10.4.13 密码设定”
。
• 将键盘锁定切换成有效后,不能进行各种参数设定和各种手动操作(手动校准、手动吹扫
等)
。
但即使键盘锁定设置为有效,也能画面转移和显示设定值。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键盘锁定设定为有效(密码为 0123)。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用
键选择有效或无效。
键盘锁定设定
有效 无效
3
按
键。
密码输入
键。
参数菜单
键盘锁定设定
0000
4
用
键或
键输入密码。
密码输入
0123
5
按
键。
键盘锁定设定
有效
6
按
键返回右侧画面。
参数菜单
键盘锁定设定
-98-
10.5.17 LCD 辉度调整
说明
• 这是调整液晶显示屏(LCD)亮度(辉度)的功能。
• 设定范围:
(0~100 %)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进行液晶显示屏(LCD)亮度(辉度)设定。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将显示 LCD 辉度调整画面。
按
液晶显示
键。
键切换“降低”和“提高”。
参数菜单
辉度调整
辉度调整
降低
键调整辉度。
用
用这 2 个键调整辉度,使液晶上显示的文字清晰。
调整好了,请按
3
按
键确定。
键。
辉度调整
降低
4
返回右侧画面。
参数菜单
辉度调整
-99-
10.5.18 自动熄灯时间设定
说明
• 这是对 LCD(液晶显示屏)的背光灯设置自动熄灯时间的功能。
从最后的键盘操作开始计时,到了自动熄灯时间,背光灯将会自动熄灭。
(按任何 1 键,背光灯再次点亮。
)
此设定设置为 00 分,背光灯则一直亮着(不熄灭)。
• 设定范围:0~99 分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自动熄灯时间设置为 10 分。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用
请按
键和
键设置自动熄灯时间。
键确定。
3
按
4
返回右侧画面。
键。
液晶显示
键。
参数菜单
背光灯设定
背光灯设定
10 分
背光灯设定
10 分
参数菜单
背光灯设定
-100-
10.5.19 站点编号设定
说明
• 这是为了使用 MODBUS 通信设置本变换器的站点编号的功能。
• 设定范围:0~99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站点编号设置为 01。
按键操作
说明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用
请按
键和
键设置站点编号。
键确定。
3
按
4
返回右侧画面。
键。
液晶显示
键。
参数菜单
站号设定
站号设定
01
站号设定
01
参数菜单
站号设定
-101-
10.5.20 模拟输出 0%调整画面
说明
• 这是调整模拟输出 0 %的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对模拟输出 0 %(4 mA)进行调整。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将电流表连接至模拟输出端子⑤-⑥。
2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3
按
键。
将显示模拟输出 0%调整画面。
模拟输出调整
模拟输出0%
4
用
键和
按
键切换“降低”/“提高”。
调整
0%
键。
键进行模拟输出调整。
一边用电流表测量模拟输出值,一边用
调整至 4 mA。
调整完后,请按
参数菜单
模拟输出调整
******
降低
键将电流值
键确定。
5
返回右侧画面。
6
将连接至模拟输出端子⑤-⑥的电流表拆下。
模拟输出调整
模拟输出0%
-102-
10.5.21 模拟输出 100%调整画面
说明
• 这是调整模拟输出 100 %的功能。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对模拟输出 100 %(20 mA)进行调整。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将电流表连接至模拟输出端子⑤-⑥。
2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3
按
键。
将显示模拟输出调整画面。
模拟输出调整
模拟输出0%
4
按
模拟输出调整
模拟输出100%
键。
键。
键。
按
将显示模拟输出 100 %调整画面。
5
用
键和
按
键切换“降低”/“提高”。
键进行模拟输出调整。
一边用电流表测量模拟输出值,一边用
调整至 20mA。
调整完后,请按
参数菜单
模拟输出调整
调整 ******
100% 降低
键将电流值
键确定
6
返回右侧画面。
7
将连接至模拟输出端子⑤-⑥的电流表拆下。
模拟输出调整
模拟输出100%
-103-
10.5.22 固有燃料系数设定(选项功能)
说明
• 为了算出燃烧效率,设定固有燃料系数 k 的功能。
• 设定范围:0.00~1.99
步骤
操作内容
(范例)
将固有燃料系数 k 设定为 0.73。
按键操作
说明
液晶显示
1
请参考按键操作概要,显示出右侧画面后,按
2
用
键或
3
按
键确定。
固有燃料系数设定
0.73
4
按
键返回右侧画面。
参数菜单
固有燃料系数设定
键。
键输入固有燃料系数。
参数菜单
固有燃料系数设定
固有燃料系数设定
0.73
燃烧效率的计算与显示的方法
• 用下面公式计算出燃烧效率 E:
燃烧效率 E [%]=100-固有燃烧系数 k·
气体温度 [K]
标准氧浓度值 [vol%]-实测氧浓度值 [vol%]
注 1: 固有燃料系数 k 依您所使用的燃料类型而不同。
请参见下表。
注 2: 气体温度需另行测量。
请将热电偶式温度检测器(R 型)的锆电势信号连接至本装置。
注 3: 标准氧浓度值为 20.8 [vol%]。
注 4: 燃烧效率 E 的内部计算结果超过 0 [%]≤E≤100 [%] 时,显示为***** %。
-104-
天然气
natural gas
k=0.66
重油
oil
k=0.7
煤炭
bituminous coal
k=0.73
10.6 工厂设定菜单
10.6.1 密码输入画面
说明
• 这是为了进入工厂设定菜单,输入密码的画面。
客户无法对工厂设定菜单的设定项目进行设置。
-105-
11. 规
11.1 规
格
格
·接触气体部位的主要材质
综合规格
:检测器:氧化锆,SCS14(相当于
·测
量
对 象:难燃气体中的氧气
·测
量
方 式:直插式 氧化锆式
·测
量
范 围:0~2 ·······50vol% O2 的范围内可以任意
SUS316),白金
设定
用接头(可以指定)
2 个范围
·基 准 气 体 口:φ6 mm软管用接头或者φ1/4英寸软管
(每步长为1vol% O 2)
·重
复
性:±0.5 %FS 以内
·直
线
性:±2 %FS 以内
用接头(可以指定)
在基准氧气浓度发生变化等情况下使用
·检 测 器 安 装:水平±45°,周围为洁净空气。
·响 应 时 间:90%响应 4 ~ 7 秒
·外
(通过校准气体入口)
机
时 间:10 分钟
·模
拟
输 出:DC4−20mA(容许负载电阻 500Ω以下)
或者 DC0−1V(输出电阻 100Ω以上),绝
缘,线性
(动作电压 AC90~132 V)
AC 200~240 V
(动作电压 AC190~264 V)
50/60 Hz
·消 耗 电 力:最大 240 VA(检测器:约 200VA,变换
器:约 40VA)
一般 70 VA(检测器:约 50VA,变换
器:约 20VA)
·涂
·吹 扫 空 气 入 口:200~300 kPa
表 1
检测器
TIIS
NEPSI
管:· 无吹扫喷嘴,带吹扫喷嘴
:JIS5K 65A FF
· 高浓度粉尘型(带吹扫喷嘴)
无防磨罩,带防磨罩
:JIS5K 80A FF
插入长度:0.3,0.5,0.75,1 m
注)法兰尺寸和材质根据型号代码表
·环
射
境
器:将测量气体导入到检测器中的探头
温 度:检 测 部 :−10 ~+ 60℃
检测器法兰表面:通电时 125℃以下
·存
储
温 度:检 测 部 :−20 ~+ 70℃
·结
构:防尘、防雨结构
(相当于 IEC 标准 IP66 除头部的过滤器
部外)
·防
·过
爆
标 准:根据表 1
滤
Exd IIB T4
(申请待批)
插入长度:0.3,0.5,0.75,1 m
·喷
颜 色:外壳:银色及不锈钢金属色
·喷射器空气入口:
(流量)5~10 L/min
−10~+600 °C(一般用,耐腐蚀用)
法兰
装
·校 准 气 体 流 量:1.5~2 L/min
·测 量 气 体 压 力:−3~+3kPa
法兰
约3.0 kg
约6 kg
·测 量 气 体 温 度:导流管式:
流
量:检测器
导流管(防爆一般用)1 m
检测器规格(ZFKE)
·导
尺 寸:
(L×最大直径)215 mm×164 mm
表盖:蓝色
AC 100~120 V
额定频率
形
·重
·暖
·提 供 电 源:额定电压
导流管:SUS316
·校 准 气 体 口:φ6 mm 软管用接头或者φ1/4 英寸软管
器:SUS316(过滤精度60μm)
-106-
EExd IIC T5 Ex II2G
·输
变换器规格(型号:ZKME)
出
固 定:手 动 校 准 中 、 自 动 校 准 中 、 吹 扫 中 、
·浓 度 值 显 示:数字 4 位显示
传感器复活处理中、传感器诊断处理期
·接 点 输 出 信 号:
间暖机中、PID 自动调谐处理期间、维
(1) 接点规格
1a
(2) 接点功能
护模式设置为“有效”时,可以进行
6点
输出固定的执行和解除操作。
AC 250 V/3 A 或者 DC30 V/3 A
·切换旋塞以及流量计
·保养中
·装置异常
注 1)
·报警
注 2)
(
可
选
满量程气体的切换旋塞和调整校准气
体流量的流量计。
·零点校准气体
·通
·满量程校准气体
信
功 能:RS232C(MODBUS)标准规格
RS-485(MODBUS)(可选)
注 3)
·吹扫中
):手 动 零 点 、 满 量 程 校 准 时 切 换 零 点 、
·燃 烧 效 率 显 示:选 中 本 显 示 后 , 将 会 同 时 显 示 少 氧 模
注 1) 装置异常为 1)热电偶断线,2)传感器断线,
3)温度异常,4)校准异常,5)零点,满量程异
(
可
选
) 式。
常,6)输出异常,在这些情况下接点为 ON
该功能可以通过氧气浓度值和测量气
注 2) 报警选择 1)上限,2)下限,3)上下限,4)上
体温度计算并显示燃烧效率。需另行
准备 R 热电偶用于测量温度。
上,5)下下报警中的任意 1 点,动作中为 ON
·环
境
温 度:−20~+55 °C
·环
境
湿 度:95%RH 以下 无结露
3 点(可从下述功能中任意选择)
·储
存
温 度:−30~+70 °C
ON;0 V,OFF;5 V
·储
存
湿 度:95 %RH 以下 无结露
(ON 时 10 mA 以下)
·结
注 3) 吹扫中在可选指定情况下为有效,动作中为 ON
·接 点 输 入 信 号:
(1) 接点规格
(2) 接点功能
构:防尘・ 防雨结构(IEC 标准 IP65)
·外部固定
·防
·计算复位
·材
·加热器 OFF
·外形尺寸(H×W×D):
爆
标 准:根据表 2
质:铝质外壳
·吹扫(可选)
470×326×211 mm(IP65)
·校准禁止
·重
·校准开始
·喷
量:约 22kg(不包括电缆,检测器)
涂
颜 色:外壳:银灰
·范围切换
·校
准
表盖:蓝色
方 法:(a) 通过键盘操作进行手动校准
(b)
·安
装
方 法:面板表面安装
动校准(可选)
校准周期:00 日 00 小时~ 99 日 23 小时
表 2
(c) 一并校准
·校
准
变换器
气 体:可以设定的范围
零点气体
TIIS
0.010~25.00 %O2
(申请待批)
满量程气体 0.010~50.00 %O2
NEPSI
推荐校准气体浓度
零点气体
0.25~2.0 %O2
满量程气体 20.6~21.0 %O2
(大气中的氧气浓度)
·吹 扫 ( 可 选 ):该 功 能 可 用 压 缩 空 气 将 导 流 管 中 聚
(可选)集的灰尘吹散。
可以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与执行时
间进行吹扫。
吹扫周期 :00 小时 00 分
~99 小时 59 分
吹扫时间 :0 秒~999 秒
-107-
Exd IIB T6
EExd IIC T6 Ex II2G
11.2 型号代码
〈变换器〉
2 3 4 5 6 7 8 9
[ L N F
: 21 22 23 24
2 2 .
25
೗ȁȁȁȁȁȁ๒
.
2
༕‫ڵ‬ᄪख
EDȁ5!ȋ!31nB
EDȁ1!ȋ!2W
C
F
࿳ᄪ࢙೙
ST.343D
ST.596
2
3
ᅤჵ࢙೙
ႇ
ัຨᄌఋმ໯!᎙2*
‫ے‬๻
Ꮛ‫ވ‬ᄈᎳ
ัຨᄌఋმ໯ञ‫ے‬๻!᎙2*
ัຨᄌఋმ໯ञᏋ‫ވ‬ᄈᎳ!᎙2*
‫ے‬๻ञᏋ‫ވ‬ᄈᎳ
ัຨᄌఋმ໯Ȃ‫ے‬๻ञᏋ‫ވ‬ᄈᎳ!᎙2*
Z
2
3
4
5
6
7
8
໪ቂངಖ༚
๊ၭ
ሡၭ
፩ၭ
K
F
D
՗Ꭷᅤി਋
ႇ)ಅ֊՗Ꭷ*
‫ܕ‬෧४ᅢ๰
෧४ᅢ๰ञ௚஢৓
Z
2
3
ࣙࢆಙഡ
‫׭‬Ꮃ
2
‫ݢ‬େঢ়ဂ༮
4ࢋ
5ࢋ
6ࢋ
7ࢋ
8ࢋ
4
5
6
7
8
O
U
߷֯‫׭‬Ꮃ
OFQTJ
UJJT˄ຽข‫ܚ‬ൕ*
᎙2*ᅤ‫ׁށ‬მ໯࢙೙໢ˈ࿷໢მ໯ຬᆸಠ໮ȃ
-108-
〈检测器〉
2 3 4 5 6 7 8 9
[ G L F S
: 21 22 23 24
6 .
25 26 27 28
೗ȁȁȁȁȁȁ๒
2
.
Z
ᄈᎳන࿒ஏਾਾဂ
ႇ˄H409೗ఞၯ*
Ћ7nn࣏ቂਾဂ
Ћ205ሡ‫࣏܄‬ቂਾဂ
ൂືධЋ7nn࣏ቂਾဂ
ൂືධЋ205ሡ‫࣏܄‬ቂਾဂ
Z
2
3
B
C
໪ቂ‫ݢ‬ኑ
BD!!211ȋ231Wȁ61071I{
BD!!311ȋ351Wȁ61071I{
2
4
ܷ௚࣏
‫ܷܕ؜‬௚࣏
=ܷ௚࣏ߟୁ‫?܄ڞ‬
KJT!6L!76B
KJT!6L!91B
KJT!6L211B
KJT!21L!76B
KJT!21L!91B
KJT!21L!211B
BOTJ!261MC!3C
BOTJ!261MC!4C
BOTJ!261MC!5C
EJO!EO61!QO21
EJO!EO91!QO21
=ܷ௚࣏ቂဉञ‫إ‬፣?
߷֯ᇜֈቂ
‫ےܕ‬๻ൂᏣ
ࡴഃ‫ٽࠒޡ‬ᄲ
‫߷ܕ‬ಢ጑ܿࡴഃ‫ٽࠒޡ‬ᄲ
ࡴഃ‫ٽࠒޡ‬ᄲ
‫߷ܕ‬ಢ጑ܿࡴഃ‫ٽࠒޡ‬ᄲ
ࡴഃ‫ٽࠒޡ‬ᄲ0᰺
‫߷ܕ‬ಢ጑ܿࡴഃ‫ٽࠒޡ‬ᄲ0᰺
1 Z 1
8
9
:
B
C
D
E
F
G
H
I
G
H
I
K
L
M
N
O
ܷ௚࣏‫ن‬๠٣‫ޡ‬
!411nn
!!611nn
!!861nn
2111nn
নᎳන࿒ஏਾਾဂ
ႇ˄H209೗ఞၯ*
Ћ7nn࣏ቂਾဂ
Ћ205ሡ‫࣏܄‬ቂਾဂ
ࣰఌධ
ᇜֈᄲ
ࡴഃ‫ٽࠒޡ‬ᄲ
໪ቂངಖ༚ቮᆗ
๊ၭ
ሡၭ
፩ၭ
ࣙࢆಙഡ
‫׭‬Ꮃ
4
6
8
2
Z
B
C
6
8
K
F
D
2
O
U
-109-
߷֯‫׭‬Ꮃ
OFQTJ
UJJT˄ຽข‫ܚ‬ൕ*
〈专用电缆〉
2 3 4 5 6 7 8 9
[ S [ F S
:
೗ȁȁȁȁȁȁ๒
2 .
ஏਾ঩ᄲ
[LNFቂ
F
፯୥
S ฽‫ݢ‬ഗቂ
S
‫ݢ‬େ٣‫ޡ‬
ZB
ZC
ZD
ZE
ZF
ZG
ZH
ZI
ZK
ZL
ZM
ZN
7n
21n
26n
31n
41n
51n
61n
71n
81n
91n
:1n
211n
1
2
3
‫ޤ‬ದ‫୲ۃ‬
ႇ
‫˄୲ۃޤܠ‬੡ქ৹‫ك‬ධ‫˅ف‬
༺‫୲ۃޤ‬
-110-
★
说明书意见表
★
尊敬的顾客
您好,如您对本说明书有宝贵的建议、要求及其它留意到的事项,或发现本书存在难以理解的内容等时,请具体地
记在本页中交给本公司的销售人员。
说明书编号
INZ-TN1ZKMEa-C
说明书名称
隔爆型氧化锆氧变换器使用说明书
型号:ZKME
提
交
日
期
年
月
公司名称
提交人
部门
姓名
页
行
内
容
请在建议、要求、内容难以理解(内容上有错误、解释不够、用词没有统一性、有错别字、其它)
……………中选一项并画圈“○”
富士电机填写栏
负责人
受理
年
月
日
受理编号
日
141-0032
11 2 (Gate City Ohsaki, East Tower)
http://www.fujielectric.co.jp
http://www.fujielectric.co.jp/products/instruments/
3000
Tel 5496-1177(
)
200063
http://www.fesh.com.cn
Fax 6422-4662
Print in China C
Was this manual useful for you? Yes No
Thank you for your participation!

* Your assess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work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hich forms the content of this project

Download PDF

advertisement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