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gox PI-1000 Series ユーザーマニュアル

Add to My manuals
103 Pages

advertisement

Argox PI-1000 Series  ユーザーマニュアル | Manualzz
PI-1000 系列
資料收集器
使用說明書
PI-1010/PI-1030/PI-1060/PI-1230
http://www.argox.com
[email protected]
版次:1.4
日期:2020 年 6 月 2 日
PI-1000 系列
使用說明書
修訂記錄
本手冊各版次修訂記錄如下表所示:
版次
日期
修訂說明
(年/月/日)
1.0
2017 年 4 月 12 日 初版
2017 年 7 月 12 日 新增附註 A
1.1
2018 年 2 月 13 日 新增附註 B
增加 PI-1060、
1.2
2018 年 6 月 5 日
Tag-60 資訊
更新 3.2 章節資訊
(系統選單)
1.3
2019 年 12 月 17 日
更新 3.3 章節資訊
(進階管理選單)
1.4
2020 年 5 月 29 日 新增 Tag-60-B 安裝
資訊
i
頁次
35
40
15
PI-1000 系列
使用說明書
Regulatory Complianc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INTERFERENCE
STATEMENT
This equipment has been tested and found to comply with the
limits for a Class B digital device, pursuant to part 15 of the FCC
Rules. These limits are designed to provide reasonable protection
against harmful interference in a residential installation. This
equipment generates, uses and can radiate radio frequency energy
and, if not installed and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structions,
may cause harmful interference to radio communications.
However, there is no guarantee that interference will not occur in
a particular installation. If this equipment does cause harmful
interference to radio or television reception, which can be
determined by turning the equipment off and on, the user is
encouraged to try to correct the interference by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measures:
-Reorient or relocate the receiving antenna.
-Increase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equipment and receiver.
-Connect the equipment into an outlet on a circuit different from
that to which the receiver is connected.
-Consult the dealer or an experienced radio/TV technician for help.
ii
PI-1000 系列
使用說明書
CAUTION:
Any changes or modifications not expressly approved by the
grantee of this device could void the user's authority to operate
the equipment.
PI-1010 EN 300 328 BT RF Power EIRP 1.92 dbm
PI-1060 EN 300 328 BT RF Power EIRP 1.92 dbm
PI-1030 EN 300 328 BT RF Power EIRP 1.92 dbm
PI-1030 EN 300 328 WIFI RF Power EIRP 19.04 dbm
PI-1230 EN 300 328 BT RF Power EIRP 1.92 dbm
PI-1230 EN 300 328 WIFI RF Power EIRP 19.04 dbm
RF Exposure Information (SAR)
This device meets the government’s requirements for exposure to
radio waves.
This device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not to exceed the
emission limits for exposure to radio frequency (RF) energy set by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of the U.S. Government.
The exposure standard employs a unit of measurement known as
the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or SAR. The SAR limit set by the FCC
is 1.6 W/kg. Tests for SAR are conducted using standard operating
positions accepted by the FCC with the EUT transmitting at the
specified power level in different channels.
iii
PI-1000 系列
使用說明書
The FCC has granted an Equipment Authorization for this device
with all reported SAR levels evaluated a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FCC RF exposure guidelines. SAR information on this device is on
file with the FCC and can be found under the Display Grant section
of www.fcc.gov/eot/ea/fccid after searching on
FCC ID:NBF-PI-1X30 For PI-1010 & PI-1030 & PI-1230
FCC ID:NBF-PI-1X60 For PI-1060
RF EXPOSURE WARNING:
The equipment complies with FCC RF exposure limits set forth for an
uncontrolled environment.
The equipment must not be co-located or opera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any other antenna or transmitter.
CAUTION: EXPLOSION HAZARD
Do not disassemble, short circuit, heat the battery or dispose of in fire.
Store battery pack in a proper place. Do not expose to temperature above
60℃/140℉. Use specified charger only. Please dispose of the used
batteries following the rules or laws issu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警告:電池若未妥善處理,可能會導致爆炸。請勿拆卸電池,或用火
銷毀電池。請將電池放置於兒童拿不到的地方。請使用專用充電器充
電,並請依照當地政府或法律規定妥善處理廢棄電池。
iv
PI-1000 系列
使用說明書
低功率電波無線輻射電機管理辦法
第十二條:經型式認證合格之低功率射頻電機,非經許可,公司,商
號或使用者均不得擅自變更頻率,加大功率或變更原設計之特性
及功能。
第十四條:低功率射頻電機之使用不得影響飛航影響安全及干擾
合法通信,經發現有干擾現象時,應立即停用,並改善至無干擾時方
得繼續使用。
前項合法通信,指一電信法規定作業之無線電通信低功率射頻電
機需忍受合法通信或工業,科學及醫療用電波輻射性電機設備之
干擾
本產品支援 WIFI/Bluetooth/Sub-1G(依不同型號有所不同)
製造商:立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 235 巷 126 號 7 樓
電話:02-8912-1121(代表號)
v
PI-1000 系列
使用說明書
vi
PI-1000 系列
使用說明書
目錄
1 介紹 ...................................................................................... 1
1.1 包裝內容 .................................................................. 2
1.2 瞭解資料採集器 ...................................................... 4
1.2.1
資料採集器 .................................................. 4
1.2.2
底座 .............................................................. 5
1.3 狀態顯示 .................................................................. 6
1.3.1
LED ................................................................ 6
1.3.2
蜂鳴器 .......................................................... 8
1.3.3
震動 .............................................................. 8
1.4 鍵盤 .......................................................................... 9
1.5 電源 ........................................................................ 13
1.6 Tag-60 介紹(搭配 PI-1060)..................................... 14
1.7 Tag-60-B 介紹(搭配 PI-1060) ................................. 15
1.7.1 安裝電池....................................................... 16
2 開始使用 ............................................................................ 19
安裝或更換電池 ..................................................... 19
對電池充電 ............................................................. 22
2.1 設定資料採集器 .................................................... 24
2.2 使用者介面 ............................................................ 25
2.3 連線 ........................................................................ 26
vii
PI-1000 系列
使用說明書
2.3.1 連線傳輸設定 ........................................................ 27
2.4 安裝防摔吊繩 ........................................................ 30
2.5 Tag-60 (PI-1060)...................................................... 32
3 控制和設定 ........................................................................ 35
3.1 使用者選單 ............................................................ 35
3.1.1
執行程式 .................................................... 36
3.1.2
連線傳輸 .................................................... 36
3.1.3
Scanner(HID) ............................................... 37
3.1.4
系統資料 .................................................... 38
3.2 系統選單 ................................................................ 39
3.2.1
連線傳輸 .................................................... 39
3.2.2
磁碟資訊 .................................................... 40
3.2.3
時間設定 .................................................... 40
3.2.4
環境設定 .................................................... 41
3.2.5
硬體測試 .................................................... 42
3.2.6
系統資訊 .................................................... 43
3.3 進階管理選單 ........................................................ 44
3.3.1
連線傳輸 .................................................... 45
3.3.2
格式化磁碟 ................................................ 48
3.3.3
系統設定 .................................................... 49
3.3.4
系統資訊 .................................................... 53
4 應用程式 ............................................................................ 54
viii
PI-1000 系列
使用說明書
5 疑難排解 ............................................................................ 55
5.1 硬體問題 ................................................................ 55
5.2 連線問題 ................................................................ 56
5.3 條碼掃描問題 ........................................................ 57
6 規格 .................................................................................... 58
附件 A .................................................................................... 63
附件 B .................................................................................... 80
ix
1
介紹
1 介紹
PI 系列是一款可移動式的輕量級資料收集器,此份
使用說明書將會對 PI 系列提供一個完整的介紹
特色
■ 抗磨損鍵盤
塗層使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使
鍵盤上的字母和號碼不會因為長時間使用而脫落。
■ 電池蓋偵測
當偵測到電池蓋開啟時,系統會自動
儲存你的資料並且關機。
■ 大容量 flash 記憶體
PI 系列再同一層級的產品中
提供更多的 flash 記憶體,標準為 20MB,可擴充到
60MB。
■ Wi-Fi 連線
可透過 Wi-Fi 接收或發送資料。
■ 內建備援電池
若電池將要沒電,當移除主電池
後,備援電池可保護資料約 15 分鐘之時間,請在
此段時間內更換主電池或充電。
1
1
介紹
包裝內容
1.1 包裝內容
請確認您的包裝盒內包含以下物品
PI 系列
快速入門手冊
USB 纜線
or
底座
RS-232 纜線和
USB 電源線
防摔吊繩
2
1
介紹
包裝內容
充電器 (選配)
Tag-60 (搭配 PI-1060)
Tag-60-B (搭配 PI-1060)
收到物品時,請立即打開包裹並檢查物品是否在寄送途中損壞。
若發現任何損壞,請聯絡貨運公司並提出索賠。立象科技對運送
途中的任何損壞概不負責。請保留包裝盒及所有內容物,以便貨
運公司檢查。
註
如果缺少任何物品,請聯絡當地經銷商。
3
介紹
1
瞭解資料採集器
1.2 瞭解資料採集器
1.2.1 資料採集器
左視圖
前視圖
右視圖
後視圖
1
2
4
3
上視圖
5
下視圖
6
8
7
1
LED
三種 LED 指示燈.
2
LCD
單色液晶螢幕.
3
鍵盤
25 顆按鍵
4
電池蓋
電池蓋
5
電池蓋開關鎖
開關電池蓋的卡榫鎖
6
讀取視窗
條碼掃描光線由此視窗射出
7
揚聲器孔
揚聲器發聲處
8
連接孔
連接到電腦的埠
4
1
介紹
瞭解資料採集器
1.2.2 底座
底座是用來支撐資料採集器維持呈站立的模式,醒目
且方便拿取。
請確保位於底座下方安裝的纜線如下圖方式走線。
5
1
介紹
狀態顯示
1.3 狀態顯示
PI 系列有三顆 LED 指示燈和一個蜂鳴器顯示目前的狀態。
1.3.1 LED
在資料採集器左上方有三顆 LED 指示燈分別代表不
同的狀態,下表圖列出指示燈的位置和代表狀態。
藍芽 或 WiFi LED
掃描 LED
充電 LED
LED
掃描 LED
顏色
綠色、紅色或橘色
藍芽或 Wi-Fi LED 藍色
充電 LED
紅色
6
1
介紹
狀態顯示
行為
恆亮綠燈
狀態
使用者定義。
附註
使用 SDK.
恆亮紅燈
使用者定義。
使用 SDK.
恆亮橘燈
使用者定義。
使用 SDK.
閃爍綠燈
傳輸資料或使用者定
義。
使用 SDK.
閃爍紅燈
使用者定義。
使用 SDK.
閃爍橘燈
使用者定義。
使用 SDK.
關閉
無資料傳輸或是由使
用者定義。
使用 SDK.
藍芽或
恆亮藍燈
Wi-Fi
LED
資料採集器已透過藍
芽或 Wi-Fi 連上線。
閃爍藍燈
資料採集器等待藍芽
或 Wi-Fi 連上線中。
關閉
藍芽或 Wi-Fi 已關閉
預設
恆亮紅燈
資料採集器的電池已
充滿或是已連接上電
源。
硬體控制
閃爍紅燈
充電中
硬體控制
關閉
資料採集器未接上電
源
硬體控制
LED
掃描 LED
充電
LED
7
1
介紹
狀態顯示
1.3.2 蜂鳴器
可以透過 SDK 定義聲音提示。
聲音
1 短音
狀態
按下一個按鍵
掃描讀取成功
有一個錯誤發生
2 短音
電池電量過低警示
4 短音
電量過低,強制關機
1.3.3 震動
可以透過 SDK 定義震動提示。
震動
震動
狀態
掃描讀取成功
8
1
介紹
鍵盤
1.4 鍵盤
掃描鍵
游標方向鍵
控制鍵
數字鍵
使用者定義鍵
電源鍵
掃描鍵
掃描條碼
游標鍵
向上箭頭
移動游標條往上移。
向下箭頭
移動游標條往下移。
Fn+向下箭頭
修正游標條亮度,亮度由 0123
循環調整。
向左箭頭
移動游標條往左移。
Fn+向左箭頭
減少音量。
向右箭頭
移動游標條往右移。
Fn+向右箭頭
增加音量。
9
1
介紹
鍵盤
控制鍵
ESC 取消鍵
Fn
功能鍵
1. 移動到上一層選單
2. 放棄改變設定
3. 離開程式
與其他鍵搭配成特殊功能 例
如: “Fn+向下箭頭” 可調整被
光亮度,F0 - F9 (Fn+0 - 9)提供
給 SDK 定義。
ENT
確認鍵
1. 選單輸入
2. 選取一個選項
BS
倒退鍵
1. 刪除字元並往左移動游標
條。
數字鍵
數字鍵盤根據你使用的狀態,可以輸入數字或是英文字元。
1
1. 輸入數字 1
2. 輸入下列符號: 加號 (+), 減號 (-), 米字
符號 (*) 斜線 (/).
2
1. 輸入數字 2
2. 輸入字母 A, B, C.
3
1. 輸入數字 3
2. 輸入字母 D, E, F.
4
1. 輸入數字 4
2. 輸入字母 G, H, I.
5
1. 輸入數字 5
2. 輸入字母 J, K, L.
10
1
介紹
6
鍵盤
1. 輸入數字 6
2. 輸入字母 M, N, O.
7
1. 輸入數字 7
2. 輸入字母 P, Q, R, S.
8
1. 輸入數字 8
2. 輸入字母 T, U, V.
9
1. 輸入數字 9
2. 輸入字母 W, X, Y, Z.
0
1. 輸入數字 0
2. 輸入下列符號: 空白 ( ), at (@),逗號 (,)
和分號 (;)
Alpha 切換數字、小寫字母和大寫字母的輸入
1. 輸入 “.”.
2. 輸入下列符號: 金錢符號 ($), 百分比符
號 (%), ampersand (&)和井字號 (#).
使用者定義鍵
使用者定義鍵
P1
.
P2
使用者定義鍵
使用者定義鍵
P3
電源鍵
開啟或關閉資料採集器.
11
1
介紹
鍵盤
組合電源鍵
透過組合電源鍵,可以切換不同的模式選單,持續按
下組合鍵直到資料採集器回應。
3 + 9 + Power
系統選單
1 + 3 + 0 + Power
進階管理選單
1 + 3 + Power
更新模式
P1 + P2 + P3 + Power
重置 BIOS 回到出廠設定
SCAN + Power
暖開機.
SCAN + Power (5 sec)
冷開機,必須持續按住五秒以
上。
■ 系統選單
進入系統選單.
■ 進階管理選單
進入進階管理選單.
■ 更新模式 更新所有韌體資料且重製所有設定為
出廠值,此模式需搭配 SDK 或電腦軟體,當你遭
遇軟體的問題且無法用其他方式解決時,可以使用
此模式
■ 重置 BIOS 回到出廠設定 與 BIOS default 相同(可
參考進階管理選單), 還原資料採集器設定,包括
密碼和進階管理選單。
■ 暖開機 重新啟動資料採集器而不變更設定,可在
資料採集器內的程式停止沒反應時使用。
■ 冷開機 強迫重啟資料採集器,在 DRAM 儲存的資
料將會移除,資料採集器崩潰或是無法開啟時使
用。
12
1
介紹
電源
1.5 電源
PI 系列有三種供電的方式:
1. 兩顆 AA 電池,建議為可充電的鎳氫電池。
2. 使用 USB 纜線透過電腦供電。
3. 使用 USB 或 RS-232 纜線透過電源插頭供電。
纜線種類
對電池充電
可
可直接提供電
源
可
需要使用電
源插頭
否
USB
RS-232
否
否
可
Note USB 纜線有提供電源,如果接上電源供應
器,則可增快電池充電速度。
13
1
介紹
Tag-60 介紹(搭配 PI-1060)
1.6 Tag-60 介紹(搭配 PI-1060)
TAG-60 ID 號碼標籤
綁帶孔
電池
蜂鳴器
藍色 LED
開關
透過 SDK 或 Skywalker 定義 LED 和聲音行為模式
LED 顏色
藍色
狀態
Tag-60 被呼叫中
紅色
Tag-60 電力耗盡警告
聲音
短音/長音
Status
均由 PI-1060 的使用程式定義
14
1
介紹
Tag-60-B 介紹(搭配 PI-1060)
1.7 Tag-60-B 介紹(搭配 PI-1060)
紅色 LED
TAG-60-B ID 號碼標籤貼附區
TAG-60-B ID 號碼標籤貼附區
15
1
介紹
Tag-60-B 介紹(搭配 PI-1060)
1.7.1 安裝電池
在裝電池之前務必確定電池電量都充足。電池請用 AA 鹼
性電池或者 AA 充電電池。
1. 請將 Tag-6-B 的外蓋向右旋開。
2. 請將兩顆電池分別放入兩個電池
匣內。兩顆電池置入完成後,
TAG-60-B 會發出兩次短嗶聲以及
紅光;若電池電量不足,TAG-60-B
則會發出八次短嗶聲以及紅光。
3. 將裝有電池的電池匣輕輕放在電池槽區域內。
1. 電池匣與電池匣溝槽平行。
2. 標籤朝上。
16
1
介紹
Tag-60-B 介紹(搭配 PI-1060)
1. 電池匣不在電池匣溝槽內。
2. 電池匣導線被壓迫於電池匣下方。
1. 電池匣不在電池匣溝槽內。
2. 電池匣導線被壓迫於電池匣下方。
3. 電池匣標籤未朝上
4. 請將電池匣導線向內壓入。
17
1
介紹
Tag-60-B 介紹(搭配 PI-1060)
5. 請將 Tag-6-B 的外蓋蓋上並向右旋緊。
18
2
開始使用
2 開始使用
本章講解使用資料採集器的基本資訊。
安裝或更換電池
當看到電池圖示顯示電量低落時,你需要立即更
換電池或是對電池進行充電動作,如果電池沒電
了,內建的備用電池可提供 15 分鐘的電力防止
資料流失,因此,建議在工作後上傳重要資料,
並且準備兩顆 AA 電池以防萬一。
警告 新舊電池和不同種類的電池請勿混合使
用,長時間不用時請移除電池,若不照指示擺放
電池或許會有爆炸的風險
請勿對不同種類的電池同時充電
19
2
開始使用
1. 按住兩顆開關鈕並同時往上滑,打開電池背蓋。
2. 按照下圖中電池極性位置放入電池
+
-
+
20
2
開始使用
3. 放入新的滿電電池,關上電池背蓋,順序如下
圖。
②
①
4. 確認電池背蓋關閉後,同時滑動兩個開關鈕關
上背蓋。
21
2
開始使用
對電池充電
如果你是使用可以充電的電池,你可以透過下列方式
充電
(1)使用 USB 纜線連上資料採集器和電腦。
(2)使用充電電池專屬的充電器具
(3)使用 USB 纜線連上資料採集器並用電源插頭充
電。
當你的電池滿電時,充電 LED 或恆亮紅燈
充電方式
電源插頭
USB 纜線
充電時間
5-6 hours
7-8 hours
重要 使用 PI 系列機器前,建議對其充電 1
天,確保備援電池已充滿。
重要 為了確保電力,若無法確實關上電池背
蓋,PI 系列將無法開啟。
22
2
開始使用
備註
PI 系列接線時,確保三角箭頭朝上。
23
2
開始使用
2.1 設定資料採集器
1. 選擇下列其中一種方式開啟資料採集器。

開啟電池背蓋並放入兩顆 AA 電池。

使用 USB 或 RS-232 纜線接上插頭後與資料採
集器相連。
2. 按下電源鍵開啟資料採集器.
電源鍵
24
2
開始使用
2.2 使用者介面
選單
選項
狀態欄
供電
狀態
輸入模式
時間
無線連線方式
描述
選單
詳述
目前的選單介面。
選項
目前選單的內容。
狀態欄
呈現資料採集器目前的狀態。
輸入模式
鍵盤輸入的模式,可切換為數字、小寫
英文字母、大寫英文字母。
時間
目前的資料收集器時間。
無線連線方式
當你開啟藍芽或 Wi-Fi 功能時,將會出
現一個常見的無線符號,當資料採集器
連上線時將會出現波紋符號
25
2
開始使用
描述
電源
詳述
資料採集器直接透過接線供電(USB 或
RS-232),會顯示接頭的示意圖,透過電
池供電,會顯示電池示意圖。
2.3 連線
PI 系列有四種連線途徑分別是 USB、RS-232、 藍芽
和 WI-FI,這四種連線途徑都可以透過下列兩種方式
連線。
連線傳輸: 這是 Argox 開發的專屬連線模式,請去
Argox 官網下載提供的應用程式。
http://www.argox.com/zh-hant/product/pi-1000/
Linking port: 提供給開發者連線應用,可選擇
USB/WIFI/COM/BT 等傳輸介面(依照型號不同而不
同)。
重要
連線傳輸 必須要用到 Argox 應用軟
體,例如 PhoenixVoler、Everlink 等等
26
2
開始使用
2.3.1 連線傳輸設定
此節提供如何使用”連線傳輸”功能的步驟,以 PI 系
列透過 USB 和 PC 連線為範例,成功連線後,進入”
訊息模式”,介紹傳遞訊息選單介面。
連線傳輸
Step 1. 將 USB 線材確實連上 PC 和 PI 系列兩端,並
按下”電源鍵”開啟 PI 系列。
Step 2. 移動游標到”連線傳輸”,按下”確認鍵”
27
2
開始使用
Step 3. 進入”連線介面選擇”,然後選擇 USB 後按下”
確認鍵”,螢幕會自動跳回上一層。
Step 4. 按下”開始連線“。
Step 5. 在 PC 端
 PhoenixVoler: 點選 File->New connect,在
port 的地方將會自動出現該型號代表連線
成功。
 Everlink: 點選 “Comm setting”確認是否 USB
有勾選後,點選”Comm start”。
28
2
開始使用
訊息選單
Everlink、ControlCenter 和 PI 系列可以傳送訊息
給其他正在連線的 PI 機台,按下 “Fn+^” 鍵進入
訊息選單。

讀取重要訊息.: 顯示所收到的訊息

讀取普通訊息: 顯示本機傳送的訊息

發送訊息:

傳給 Everlink: 在“Send to” 填入 9000

傳給 ControlCenter: 在“Send to” 填入
9001

傳給其他 PI 系列機器: 根據該機型的 SN
最後 4 碼填入“Send to”,若要修改 ID 號
碼,請參考系統選單內的 “設備 ID”說
明 。
重要 PI 系列需透過 Everlink 才可進行傳輸功能,
連上 Everlink 才會執行傳送和接收訊息。
29
2
開始使用
2.4 安裝防摔吊繩
當你需要雙手做事而無法拿著,或是不小心手滑摔落
正在使用的資料採集器。安裝防摔吊繩可以有效地解
決這些問題,它可以減少摔落的行為也可以掛在手上
騰出雙手做你想做的事:
1. 將細的環線捏尖,並且穿過電池背蓋下方的開孔。
30
2
開始使用
2. 將大的防摔手環完整穿過細的環線孔並拉緊,細
環線將成為一個結,如下圖所示。
31
2
開始使用
2.5 Tag-60 (PI-1060)
Tag-60 開機
1.
握住 Tag-60 底部,壓下開關移除外殼。
重要 當你在收集資料時請使用手環避免機器意
外摔落, PI 系列在摔落時有可能會自動儲存並關
閉。
2.
移除電池隔離片,Tag-60 將會開機。
32
開始使用
2
3.
確認電池有完整的在插槽內,闔上外蓋。
插入或更換電池
1.
握住 Tag-60 底部,壓下開關移除外殼。
更換 CR-2032 鈕扣電池,確保正極在上方。
33
2
2.
開始使用
確認電池有完整的在插槽內,闔上外蓋。
頂部綁帶孔
上方設計了三個開孔提供使用者多樣的放置方式,綁上綁
帶後,Tag-60 可以更容易的掛在任何你想要的地方並且防
止掉落造成的傷害。
34
3
控制和設定
3 控制和設定
PI 系列提供三種控制選單,使用者選單提供給一般
使用者,系統選單提供給管理階層,進階管理選單提
供給工程師或是最高權限人員,此外,按下 Fn+^可
進入訊息選單,此章節提供這三種選單的介紹。
3.1 使用者選單
使用者選單包括三個最常使用的功能: 執行程式、連
線傳輸和 Scanner(HID),Scanner(HID)提供可以直接掃
描條碼並傳輸到電腦的功能(需配合 Everlink)
。
35
3
控制和設定
3.1.1 執行程式
進入執行程式選單,會顯示從電腦下載下來的可執行
軟體,選擇後按下 ENT 鍵。想知道更多如何連線到
電腦和下載軟體的資訊,請參考 PhonixVoler 或
Everlink 的使用說明書。
附註
PI 系列內部的參數預設值與應用程式中的
參數預設值是獨立運作而互不干擾的。
3.1.2 連線傳輸
36
3
控制和設定
此功能提供資料採集器透過四種方式與電腦連線
■ 開始連線
開啟資料採集器的連線到電腦。
■ 連線介面選擇
提供 4 種連線介面,分別是 COM
port、USB、Bluetooth 和 WI-FI。
請按照下列步驟連上資料採集器:
1. 選擇連線傳輸 > 連線介面選擇 > COM
port/USB/Bluetooth/WI-FI.
2. 選擇後會自動跳回上一層,選取開始連線。
附註 如果要透過藍芽或 WI-FI 方式連線,需要先
進入”進階管理選單”,設定相對應的藍芽和 WI-FI,
完成設定後即可透過”使用者選單”連線。
3.1.3 Scanner(HID)
37
3
控制和設定
此功能提供一個快速將資料採集器的資料直接傳輸
到電腦。當 PC 執行 Everlink 時,資料採集器使用已
經設定過的連線再執行此功能,按下”SCAN”按鍵掃描
條碼,成功讀取後將會立即傳到電腦端,到章節 4 應
用程式了解 Everlink 程式,更進一步說明,請參考
Everlink 使用說明書。
附註
掃描時請確認有開啟該條碼的掃描功能(條
碼預設).
3.1.4 系統資料
系統資料呈現資料採集器的各種資訊。
IPL
BOOT
IPL 版本
boot 版本
Kernal
Scanner
SN
DefLang
核心版本
掃描器韌體版本
序列碼
顯示語言
38
3
控制和設定
3.2 系統選單
在系統選單下,你可以根據你的需求變更資料採集器
的設定,使 PI 系列更好的融入你的工作。進入系統
選單之前,請確定資料採集器電源已關閉。同時按數
字鍵 "3" 和 "9",然後按下電源鍵 "PWR" 即可進入
系統選單。
3.2.1 連線傳輸
此選單操作與使用者選單的連線傳輸相同。
39
3
控制和設定
3.2.2 磁碟資訊
提供 PI 系列裡所有的已使用、未使用和總空間的磁
碟資訊,在預設值下,機器內有 C 槽和 D 槽。
儲存資料空間
C
RAM
D
Flash 純存系統和使用者程式的空間
3.2.3 時間設定
■ 日期與時間
■ 時間格式
在這裡設訂日期和時間。
分成 12 小時制和 24 小時制的格式,只
會在狀態欄內顯示。
40
3
控制和設定
3.2.4 環境設定
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下選擇合適的環境設定,提升工作
效率。
■ LCD 濃淡度
這裡設定字與背景的濃淡對比,數字
越高,背景越深(對比越低)。
■ 背光時間
設定在按下按鍵後,背光維持多少秒
數,範圍值為 1~65535,0 是永遠開啟背光。
■ 自動關機時間
一段時間不使用資料採集器將會
自動關閉,範圍值為 30~65535 秒,0 是永遠開啟。
■ Always on if DC in
當插入 DC 電源時,將會一直處
於 ON 的狀態,預設值為關閉。
■ 按鍵聲
■ 震動時間
開啟或關閉按下鍵盤時的聲音。
定義資料採集器的震動時間,範圍值為
1~255,單位是 0.1 秒,也就是可設定 0.1 秒~25.5
秒。
41
3
控制和設定
3.2.5 硬體測試
提供各種基本測試資料採集器的硬體,了解狀況。
■ 記憶體測試
測試記憶體是否確實可以寫入和讀
取。
**此測試會移除所有在資料夾內的資料,在進行此
測試前先備份好資料**
■ 蜂鳴器測試
測試蜂鳴器是否可以運作,運作正常
時會聽到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測試聲響。.
■ LCD 和 LED 測試
■ 鍵盤測試
測試 LCD 是否有壞像素。
測試按下鍵盤時是否有正常運作。
■ Linking port 測試
測試 port(埠)是否運作正常,必
須先設定好 port(埠)才可以建立此連線測試,更多
資訊請參考進階管理選單內的設定。
42
3
控制和設定
當 port 設定好後,執行下列步驟:
1. 選擇你要執行的設定並按下 ENT 按鍵。
2. 資料採集器在測試完後會顯示成功會是失敗。
■ 掃描讀取測試
確認你的資料採集器當按下 SCAN
時可以成功讀取條碼,若成功讀取將會震動和在螢
幕上顯示條碼資訊
附註 在 Barcode config (進階管理選單)打
開該測試條碼的功能選項。
3.2.6 系統資訊
同使用者選單的系統資訊介紹。
43
3
控制和設定
3.3 進階管理選單
進入進階管理選單之前,請確定資料採集器的電源已
關閉。同時按下數字鍵"1"、"3"和"0",然後按下電源
鍵"PWR"即可進入進階管理選單。若要防止被輕易更
改設定,您需要輸入密碼才能存取選單資料。進入選
單的預設密碼為 00000。
44
3
控制和設定
3.3.1 連線傳輸
設定資料採集器連到電腦的連線模式。
■ 開始連線
在設定完後選擇開始連線,測試是否設
定完成。
■ 連線介面選擇
提供 COM port 和 藍芽,WI-FI 。
■ 連線介面設定
分成 COM port、藍芽、WI-FI
∙ COM port
選擇鮑率(4800~115200bps)
45
3
控制和設定
∙ 藍芽
訊
分為藍芽設定、藍芽連線測試和本機藍芽資
1. 藍芽設定:
(1) 本機名稱: 資料採集器的名稱,預設為序
列的號碼。
(2) 本機 PIN 碼: 藍芽連線的 PIN 碼,預設為
四個零 (0000)。
(3) 連線認證加密: 兩個選項可選擇
a. 認證設定: 連線進資料採集器的裝置需
要輸入 PIN 碼做認證。
b. 加密設定: 對傳輸內容做加密的動作防
止傳輸資料外洩。
(4) 搜尋時間: 定義資料採集器搜尋其他連線
裝置時所花的時間。
(5) 搜尋裝置數量: 限定資料採集器顯示可連
線裝置的數量上限。
(6) 配對裝置設定:分為下列兩種方式
a. 搜尋並配對裝置: 搜尋附近可配對的藍
芽裝置。
b. 手動輸入配對裝置: 透過輸入藍芽 MAC
地址搜尋其裝置。
2. 藍芽連線測試:
當透過藍芽連上裝置時,可
以使用此功能測試藍芽連線。
46
3
控制和設定
3. 本機藍芽資訊: 顯示本機位址、本機裝置名稱
和連線配對位置的藍芽資訊。
∙ WI-FI 分為 WI-FI 設定、TCP 測試、WI-FI 資訊
1. WI-FI 設定
(1) WI-FI SSID:
a. 自動搜尋: 自動搜尋附近的 WI-FI 訊號。
b. 手動輸入: 輸入 WI-FI 的 SSID。
(2) Network: 如同電腦的網路,DHCP 預設為”
開啟”,可自動分配 IP 位址、子網路遮罩
和 Gateway,若選擇 DHCP 選擇關閉,則
需要自行輸入其他的 WI-FI 資訊。
(3) 連線設定: 輸入新的連線位址和新的連結
埠取得連線。
(4) 發射功率設定: 3 種功率可選擇,預設發射
功率為高。
(5) 省電設定: "關閉” WI-FI 會一直開啟並隨時
傳輸訊息,"開啟” Wi-FI 會自動關閉。
2. TCP 測試: 測試 WI-FI 連線,測試時間約需
3~15 秒,成功或失敗將會顯示在 PI 系列的螢
幕上。
47
3
控制和設定
3. WI-FI 資訊: 顯示 WI-FI 資訊
(1) Remote port: 表明此資料來源來自連線
傳輸頁面。
(2) MAC: 顯示連線的 MAC 地址
(3) DHCP: 狀態是開啟或是關閉
(4) rIP: 目前的連線地址
(5) rPort: 目前的連線埠
3.3.2 格式化磁碟
此動作將會格式化資料採集器內的硬碟,進行格式化
將會刪除全數資料,格式化之前將會跳出詢問視窗確
認是否格式化。.
■ 格式化磁碟 C
格式化資料採集器的 C 槽
■ 格式化磁碟 D
格式化資料採集器的 D 槽
48
3
控制和設定
3.3.3 系統設定
提供各種多變的設定符合你的需求。
■ 設備 ID 資料採集器的 ID,預設值為四個零
(0000),可自行定義 ID,需為 4 位數字。
■ 設定密碼
位數字。
設定進入進階管理選單的密碼,需為 5
■ 讀取 BIOS 預設值 將資料採集器恢復為原廠預設
值,包括進階管理選單的密碼。
■ 環境設定 提供各種設定符合不同工作環境的需
求,前五項設定與系統選單的環境設定相同
∙
開機程序
開啟資料採集器後的選單為何。
1. 恢復上次狀態: 在每次開機時,顯示上一
次關機時的使用者選單中的內容。
2. 重新啟動: 在每次開機時,顯示預設的起
始使用者選單。
49
3
控制和設定
∙
狀態列
■ 掃描器設定
選擇是否顯示狀態列。
提供掃描器的功能設定。
∙ 讀取測試
明。
請參照系統選單內的掃描讀取測試說
∙ 讀取指示
分為下列兩個選項
1. LED 燈號: 開啟或關閉 LED 提示燈號。
2. 蜂鳴器聲響: 開啟或關閉蜂鳴器提示音。
∙ 條碼 ID 條碼 ID 定義條碼,有下列兩個選項
1. 條碼 ID 傳輸: 可選擇關閉、自訂 ID 和 AIM ID,
自訂 ID 為 Argox 所定義, AIM ID 為 AIM 組
織所定義。
2. 條碼 ID 位置: 妳可以在條碼資料之前或之後
插入條碼 ID。
∙ 反相設定 當打開這項功能,可以增加讀取反向條
碼的功能。
∙ 前置碼
在條碼前加入一個或數個字元。
∙ 後置碼
在條碼後加入一個或數個字元。
∙ 條碼設定 為不同的條碼種類提供各種設定,可開
啟所需要讀取的其他條碼。
50
3
控制和設定
下表為各個條碼種類的開關預設值
條碼種類
開啟
1. Code-11
2. Code-39
3. Code-93
4. Code-128
5. EAN-8
6. EAN-13
7. UPC-A
8. UPC-E
9. Industrial 25
10. Interleaved 25
11. Standard 25
12. MSI-Plessey
13. UK-Plessey
14. RSS 14
15. RSS Limited
16. RSS Expanded
17. CODABAR
18. Telepen
19. Matrix 2 of 5
20. China Post
21. Pharmacode
51
關閉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控制和設定
■ 語言 可切換顯示的系統語言為英文、繁體中文和
簡體中文。
■ Linking port 選擇 Linking port 1~4 後搭配想要使
用的傳輸介面,設定順序,參考如下:
1. 在連線介面選擇選取其中一個 port 和自訂一
個傳輸介面。
2. 在 連接介面設定, 選擇設定好的 port 和連接
介面,即可進入連接介面的設定
∙ 連接介面選擇 Linking port 1~4 為四個可自己設
定的介面,選擇 COM, USB, 藍芽 和 WI-FI,若
想關閉可選擇無。
∙ 連接介面設定 提供所選擇的 COM, 藍芽 和
WI-FI 設定, 詳細設定訊息請參考進階管理選單
的連線傳輸。
∙ Port 資訊 顯示埠的資訊,按下 ”︿”和 ”﹀”
案件可切換不同埠。
重要
Linking port 提供給開發人員專用,與連
線傳輸是不同的傳輸模式,兩邊的設定也不會
互相影響,更多資訊可參考 Ch 2.3 連線。
52
3
控制和設定
■ 頻率設定 (PI-1060 Only) 更換 PI-1060 頻率設定
觸發 Tag-60
∙
868 設定 PI-1060 到歐洲規定 RF 868 MHz
頻率。
∙
920 設定 PI-1060 到非歐洲規定 RF 920
MHz 頻率。
3.3.4 系統資訊
顯示資料採集器資訊。
IPL 版本
IPL
BOOT
boot 版本
Kernal
核心版本
Scanner
掃描器韌體版本
SN
序列碼
HW Ver.
電路板版號
HW Int.
硬體版本
DefLang
顯示語言
53
4
應用程式
4 應用程式
Argox 提供 PI 系列使用的開發和傳輸應用程式,介紹如下:
傳輸
PhoenixVoler
Everlink
Control center
輕易的更新軔體和 PI 系列內部程式,開發
者推薦使用。
管理多隻 PI 系列資料採集器,有可傳輸
檔案、訊息和記錄歷史訊息的功能。
遠端管理程式,可以連到數台 Everlink 對
PI 系列提供雲端服務
開發軟體
Skywalker
直覺且輕易上手的應用程式開發工具。
請拜訪 Argox 官方網站獲取應用程式和使用手冊。
http://www.argox.com/zh-hant/product/pi-1000/
Note PI 系列接受由 Basic 語言構成的 “.bas”
和 C 語言 構成的“.bin”檔案
54
5
疑難排解
硬體問題
5 疑難排解
5.1 硬體問題
蜂鳴器沒聲音或是太小聲
■ 確認沒有堵住蜂鳴器開口
■ 到系統選單上的硬體測試功能,測試蜂鳴器是否正
常。
鍵盤按下無回應
■ 到系統選單上的硬體測試功能,測試鍵盤是否正
常。
■ 系統可能已崩潰,按下掃描鍵 + 電源鍵執行暖開
機,持續按下 5 秒可執行系統重製開機。
資料採集器自動開機或是關機
■ 電池供電下,確認電池是否需要充電,背蓋是否壓
合並關閉。
■ 連線狀態下,確認資料採集器的接頭和 USB 或
RS-232 接頭是否穩固。
■ 自動關機時間設定太短,到系統選單的環境設定調
整時間。
55
5
疑難排解
連線問題
5.2 連線問題
USB 傳送或接收問題
■ 確認 USB 傳輸線是否正確連接。
■ 確認連線傳輸設定是否為 USB 和確實選擇正確的 PI
系列機台。
■ 將 PI 系列重新開機和重些插拔 USB 後再嘗試連線。
RS-232 傳送或接收問題
■ 確認 RS-232 傳輸線是否正確連接。
■ 確認連線傳輸 在 COM 並且選擇正確的連接埠
■ 將 PI 系列重新開機和重些插拔 RS-232 埠後再嘗試
連線。
藍芽傳送或接收問題
■ 確認連線傳輸 為藍芽模式,並且藍芽設定正確。
■ 確認 PI 系列機器在藍芽傳輸範圍內。
56
5
疑難排解
條碼掃描問題
5.3 條碼掃描問題
無法讀取條碼
■ 調整資料採集器和條碼之間的角度。
■ 掃描時調整資料採集器和條碼之間的距離
■ 清潔資料採集器的掃描視窗(確保沒有刮傷).
■ 卻保有開啟該條碼,請參考進階管理選單 > 3.環境
設定 > 5.掃描器設定 > 7.條碼設定。
57
規格
6 規格
基本規格
作業系統
Argox 開發
中央處理器
ARM926EJ-S
RAM
16 / 32 MB DRAM
ROM
20 / 60 MB Flash
螢幕
灰白色 mono STN LCD 160*160
狀態提示
藍色、綠色和紅色 LED;蜂鳴器;震動
馬達
鍵盤
25 按鍵 (包括 10 個功能鍵、3 個可軟
體編輯的熱鍵)
選購配件
底座 (Standard), 變壓器
外觀尺寸
145.0mm (長) x 55.0mm (寬) x 26.0mm
(高)
重量
230g 包含電池
58
規格
型號
PI-1010
PI-1030
PI-1060
藍芽 Class2, BT2.1+EDR
無線區域
網路
無
Wi-Fi
802.11b/g
/n
無
Wi-Fi
802.11b/g
/n
SUB-1G
無
無
最大
無
無線個人
網路
PI-1230
+14dbm
I/O 介面
USB 2.0 / RS-232
本產品支援Sub-1G。因應各地區/國家對所屬射頻之規範、
頻段及Power細則的不同,請依據當地主管機關為準。
掃描功能
型號
PI-1010/PI-1030/PI-1060 PI-1230
掃描種
類
CCD
2D Area imager
解析度
3 mil at PCS 90%
1D(5 mils):Code 39
2D(6.7miks): PDF417
景深
Code39
3mil
40-90
mm
5mil
45-140
Code39
5mil
mm
20mil 65-570 EAN 13
mm
59
13mil
規格
EAN 13
13mil 55-435 Datamatrix 15mil
mm
掃描速
率
每秒 200 次
解碼能
力
一維條碼: Code-11、
Code-39、Code-93、
Code-128、EAN-8、
EAN-13、UPC-A、UPC-E、
可解讀所有標準的一
維條碼包含 GS1
Industrial 25、Interleaved
25、Standard 25、
MSI-Plessey、
UK-Plessey、RSS 14、RSS
Limited、RSS Expanded、
CODABAR、Telepen、
Matrix 2 of 5、China
Composite Codes(CC-A,
CC-B, CC-C)
OCR-A, OCR-B,OCR-C,
Aztec (Standard,
Inverse), MaxiCode,
DataMatrix/ECC 200
(Standard, Inverse), QR
Post、Pharmacode
Code , Micro QR
可擴充
儲存空間
開發工具
軟體
程式語言
databar
PDF417, MicroPDF,
Micro SD (提升到 16 GB)(工廠選項)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
Skywalker (Argox 軟體開發工具)
C 語言、 BASIC 語言
60
規格
電源
電池
2 AA 鹼性或鎳氫電池 (可由 USB 或是電
源供應器充電)
環境條件
操作溫度
-20℃ ~ 60℃
/ -4F ~ 140F
儲存溫度
-20℃ ~ 70℃
/ -4F ~ 158F
相對濕度
1) 操作: 10 ~ 90% (不結霧)
2) 儲存: 5 ~ 95%(不結霧)
耐摔/防水防塵
1) 資料採集器 1.5M/5ft,
底座 0.9M / (4 drops per 6 sides)
2) IP54
機電防護
1) +/- 15 KV 空氣放電
2) +/- 8 KV 接觸放電
安規認證
FCC, CE
Model
燈號指示
TAG-60
藍色 LED
警告音
蜂鳴器 >80dB @ 10cm, 呼叫模式可編譯
呼叫模式
呼叫模式可編譯
RF 靈敏度
-110 dbm typ.
頻段 (TBD)
410~475, 820~950 MHz
電力
CR-2032 鈕扣電池,可提供 1 年的待機時
間
落下
1.5M
61
規格
Model
TAG-60
外觀尺寸
76.0mm (長) x 50.0mm (寬) x 17.0mm (高)
因應各地區/國家對所屬射頻之規範、
頻段及開放時程等服務細則的不同,請依據當地主管機關為
準。
62
附件 A
附件 A
Scan 模組 (CCD) 表格
預設值 (*)
Command1
Command2
LED indication
Option/Limitation
Disable
Enable *
Indication
Buzzer indication
Disable
Enable *
Preamble transmission
Disable *
Enable
Postamble
Disable *
transmission
Enable
Code ID position
Before code data *
After code data
Code ID transmission
Disable *
Proprietary ID
Transmission
AIM ID
Code length
Disable *
transmission
Enable
Code name
Disable *
transmission
Enable
Disable *
Case conversion
Upper case
Lower case
63
附件 A
0~9
Scan
Double confirm
0*
0 ~ 99
Global min. code
4*
length
0 ~ 99
Global max. code
63 *
length
Disable *
Inverted image scan
Enable
0*
String setting
Prefix characters
0x00 ~ 0xff ASCII code
setting
12 characters.
0*
Suffix characters
0x00 ~ 0xff ASCII code
setting
12 characters.
0*
Preamble characters
0x00 ~ 0xff ASCII code
settings
12 characters.
0*
Postamble characters
0x00 ~ 0xff ASCII code
settings
12 characters.
Disable *
Code 11
Read
Enable
Disable/Disable
Check-sum transmit
64
附件 A
/verify
Disable/One digit *
Disable/Two digits
Enable/One digit
Enable/Two digits
0 ~ 64
Max. code length
0*
0 ~ 64
Min. code length
0*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O>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Code 39
Read
Disable
Enable *
Check-sum transmit
/verify
Disable/Disable *
Disable/Enable
Enable /Enable
Max. code length
0 ~ 64
0*
Min. code length
0 ~ 64
1*
65
附件 A
Truncate leading
0 ~ 20
0*
Truncate ending
0 ~ 15
0*
<*>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Standard *
Format
Full ASCII
Disable *
Start/stop transmission
Enable
Disable *
Code 93
Read
Enable
Disable/Disable
Check-sum transmit
Disable/Enable *
/verify
Enable /Enable
0 ~ 64
Max. code length
0*
0 ~ 64
Min. code length
0*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
66
附件 A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Disable
Code 128
Read
Enable *
Disable/Disable
Check-sum transmit
Disable/Enable *
/verify
Enable /Enable
0 ~ 64
Max. code length
0*
0 ~ 64
Min. code length
1*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Standard *
Format
UCC.EAN 128
<#>
UCC/EAN 128 ID
0x00 ~ 0xff ASCII
setting
code(1 bytes)
0x1D *
Concatenation code
67
0x00 ~ 0xff ASCII
附件 A
code(1 bytes)
Codabar
Disable *
Read
Enable
Disable/Disable *
Check-sum transmit
Disable/Enable
/verify
Enable /Enable
0 ~ 64
Max. code length
0*
0 ~ 64
Min. code length
0*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ABCD/ABCD *
Start/stop type
abcd/abcd
ABCD/TN*E
abcd/tn*e
Disable *
Start/stop transmission
Enable
Disable
EAN 8
Read
Enable *
68
附件 A
Disable
Check-sum
Enable *
transmission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FF>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None *
Supplement digits
2 digits
5 digits
2, 5 digits
UCC/EAN 128
2, UCC/EAN 128
5, UCC/EAN 128
All
None *
Truncation/expansion
Truncate leading zero
Expand to EAN 13
Disable *
Expansion
Enable
Disable
EAN 13
Read
Enable *
Disable
69
附件 A
Check-sum
Enable *
transmission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F>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None *
Supplement digits
2 digits
5 digits
2, 5 digits
UCC/EAN 128
2, UCC/EAN 128
5, UCC/EAN 128
All
Disable *
ISBN/ISSN conversion
Enable
Disable *
Industrial 2 of
Read
Enable
5
0 ~ 64
Max. code length
0*
0 ~ 64
Min. code length
0*
0 ~ 15
70
附件 A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i>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Read
Disable
Interleaved 2
Enable *
of 5
Disable/Disable *
Check-sum transmit
Disable/Enable
/verify
Enable /Enable
0 ~ 64
Max. code length
0*
0 ~ 64
Min. code length
0*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i>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Disable *
Standard 2 of 5
Read
Enable
Disable/Disable *
71
附件 A
Check-sum transmit
/verify
Disable/Enable
Enable /Enable
0 ~ 64
Max. code length
0*
0 ~ 64
Min. code length
0*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i>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Disable *
MSI Plessey
Read
Enable
N/disable *
Check-sum transmit
N/MOD 10
/verify
N/Mod 10,10
N/mod 11,10
Y/ Mod10
Y/ Mod 10,10
Y/ Mod 11/10
0 ~ 64
Max. code length
72
0*
附件 A
0 ~ 64
Min. code length
0*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Disable *
UK Plessey
Read
Enable
Disable/Disable
Check-sum transmit
Disable/Enable *
/verify
Enable /Enable
0 ~ 64
Max. code length
0*
0 ~ 64
Min. code length
0*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73
附件 A
Disable *
Telepen
Read
Enable
Disable/Disable *
Check-sum transmit
Disable/Enable
/verify
Enable /Enable
0 ~ 64
Max. code length
0*
0 ~ 64
Min. code length
0*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S>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Numeric *
Format
Full ASCII
Disable
UPCA
Read
Enable *
Disable
Check-sum
Enable *
transmission
0 ~ 15
Truncate leading
74
0*
附件 A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A>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None *
Supplement digits
2 digits
5 digtis
2, 5 digits
UCC/EAN 128
2, UCC/EAN 128
5, UCC/EAN 128
All
None
Truncate/expansion
Truncate leading zero *
Expand to EAN 13
Disable
UPCE
Read
Enable *
Disable
Check-sum
Enable *
transmission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E>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75
附件 A
None *
Supplement digits
2 digits
5 digits
2, 5 digits
UCC/EAN 128
2, UCC/EAN 128
5, UCC/EAN 128
All
None *
Truncate/expansion
Truncate leading zero
Expand to EAN 13
Expand to UPCA
Disable *
Expansion
Enable
Disable *
UPCE-1
Enable
Disable *
Matrix 25
Read
Enable
Disable/Disable *
Check-sum transmit
Disable/Enable
/verify
Enable /Enable
0 ~ 64
Max. code length
0*
0 ~ 64
Min. code length
76
0*
附件 A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B>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Disable *
China post
Read
Enable
0 ~ 64
Max. code length
11 *
0 ~ 64
Min. code length
11 *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t>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Disable *
RSS 14
Read
Enable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77
0*
附件 A
<R4>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Disable *
UCC/EAN 128
Enable
emulation
Disable *
RSS Limited
Read
Enable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RL>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Disable *
UCC/EAN 128
Enable
emulation
Disable *
RSS
Read
Enable
Expanded
0 ~ 99
Max. code length
99 *
0 ~ 99
Min. code length
1*
0 ~ 15
Truncate leading
78
0*
附件 A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RX>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Disable *
UCC/EAN 128
Enable
emulation
Disable *
Italian
Read
Enable
Pharmacode
39
0 ~ 64
Max. code length
12 *
0 ~ 64
Min. code length
9*
0 ~ 15
Truncate leading
0*
0 ~ 15
Truncate ending
0*
<p>
Code ID setting
0x00 ~ 0xff ASCII
code(1 or 2 bytes)
Disable *
Leading “A”
Enable
79
附件 B
附件 B
Scan 模組 (2D) 表格
預設值 (*)
Command1
5
Indication
6
Transmission
Command2
Value
2
LED indication
0: Disable
3
Buzzer indication
0: Disable
4
Vibrator
0: Disable
8
Transmit Code ID
0: None(*)
1: Enable *
1: Enable *
1: Enable *
1: AIM Code ID
2: Symbol Code ID
7
Scan
17
Timeout
5~99(0.1 sec.)
20
Trigger Mode
0:Trigger(*)
Default: 99(9.9 sec)
7: Hand-Free Mode
9:Auto
21
Picklist Mode
0: Disable(*)
2: Enable
22
5~99(0.1 sec.)
Same Barcode Timeout
Default: 6 (0.6 sec)
23
Mobile
Mode
0: Disable(*)
Phone/Display
80
3: Enable
附件 B
27
1~10 (default: 10)
Illumination Power Level
28
Decoding Illumination
0: Disable
29
Decode Aiming Pattern
0: Disable
32
Inverse 1D
0: Regular(*)
1: Enable(*)
2: Enable(*)
1: Inverse
2: Inverse Autodetect
10
Code 11
1
Read
0: Disable(*)
2
Check Digit Verification
0: Disable(*)
1: Enable
1: 1 Check Digit
2: 2 Check Digits
3
0: Disable(*)
Transmit Check Digit(s)
1: Enable
11
Code 39
4
Length 1※1
0 ~ 55 (default: 4)
5
Length 2※1
0 ~ 55 (default: 55)
1
Read
0: Disable
2
Check Digit Verification
0: Disable(*)
3
Transmit Check Digit
0: Disable(*)
4
Length 1※1
0 ~ 55 (default: 2)
1: Enable(*)
81
1: Enable
1: Enable
附件 B
12
Code 93
13
Code 128
5
Length 2※1
0 ~ 55 (default: 55)
10
Full ASCII Conversion
0: Disable(*)
19
Code 32 Prefix
0: Disable(*)
20
Trioptic Code 39
0: Disable(*)
1: Enable
1: Enable
21
Convert Code
Code 32
1
Read
1: Enable
0: Disable(*)
39
to
1: Enable
0: Disable(*)
1: Enable
4
Length 1※1
0 ~ 55 (default: 4)
5
Length 2※1
0 ~ 55 (default: 55)
1
Read
0: Disable
4
Length 1※1
0 ~ 55 (default: 0)
5
Length 2※1
0 ~ 55 (default: 0)
14
ISBT 128
0: Disable
15
GS1-128
0: Disable
19
ISBT Concatenation
0: Dis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82
1: Enable
附件 B
2: Auto
20
Check ISBT Table
21
ISBT Concatenation
Redundancy
14
Codabar
15
EAN 8/JAN 8
0: Disable
1: Enable(*)
2 ~ 20 (default: 10)
1
Read
0: Disable(*)
4
Length 1※1
0 ~ 55 (default: 5)
5
Length 2※1
0 ~ 55 (default: 55)
14
CLSI Editing
0: Disable(*)
15
NOTIS Editing
0: Disable(*)
1
Read
0: Disable
20
Zero Extend
0: Dis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16
1
EAN 13/JAN 13 Read
0: Disable
18
1
Interleaved 2 of Read
5
2
Check Digit Verification
0: Disable
1: Enable(*)
1: Enable(*)
0: Disable(*)
1: USS Check Digit
2: OPCC Check Digits
3
Transmit Check Digit
83
0: Disable(*)
1: Enable
附件 B
20
MSI Plessey
23
UPCA
24
UPCE
4
Length 1※1
0 ~ 55 (default: 14)
5
Length 2※1
0 ~ 55 (default: 0)
9
Convert to EAN 13
0: Disable(*)
1
Read
0: Disable(*)
2
Check Digits
0: One Check Digit(*)
3
Transmit Check Digit
0: Disable(*)
4
Length 1※1
0 ~ 55 (default: 4)
5
Length 2※1
0 ~ 55 (default: 55)
9
Check Digit Algorithm
0: MOD 10/MOD 11
1
Read
0: Disable
3
Transmit Check Digit
0: Disable
20
UPC-A Preamble
0: Dis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Two Check Digits
1: Enable
1: MOD 10/MOD 10(*)
1: Enable(*)
1
Read
1: Enable(*)
1:
System
Character
Only(*)
2. System Character and
Country Code
0: Disable
1: Enable(*)
84
附件 B
25
Matrix 2 of 5
3
Transmit Check Digit
0: Disable
13
UPC-E1
0: Disable(*)
1: Enable(*)
1: Enable
14
0: Disable(*)
Convert
UPC-E
to
1: Enable
UPC-A
20
0: Disable
Transmit UPC-E1 Check
1: Enable(*)
Digit
21
0: Disable(*)
Convert
UPC-E1
to
1: Enable
UPC-A
22
0: Disable
UPC-E Preamble
1:
System
Character
Only(*)
2. System Character and
Country Code
23
0: Disable
UPC-E1 Preamble
1:
System
Character
Only(*)
2. System Character and
Country Code
1
0: Disable(*)
Read
1: Enable
2
Check Digit
0: Disable(*)
3
Transmit Check Digit
0: Disable(*)
4
Length 1※1
0 ~ 55 (default: 14)
5
Length 2※1
0 ~ 55 (default: 0)
1: Enable
85
1: Enable
附件 B
26
PDF-417
1
Read
0: Disable
33
MicroPDF
1
Read
0: Disable(*)
11
Code 128 Emulation
0: Disable(*)
1
Bookland EAN
0: Disable(*)
2
Bookland ISBN Format
0: Bookland ISBN-10(*)
35
UPC/EAN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Bookland ISBN-13
3
0: Disable(*)
UCC Coupon Extended
1: Enable
Code
5
0: Ignore supplemental (*)
Supplemental
1:
Decode
with
Supplemental only
2:
Auto
discriminate
Supplemental
3: Smart Supplemental
Mode
※ Applies to EAN-13
starting with any
prefix
listed
previously
4:
Enable
378/379
Supplemental
5:
Enable
978/979
Supplemental
※ If you select 978
Supplemental Mode
and are scanning
Bookland EAN bar
codes, you should
enable
Bookland
EAN, and select a
format
using
86
附件 B
Bookland
Format.
ISBN
6:
Enable
414/419/434/439
Supplemental
7:
Enable
977
Supplemental
8:
Enable
491
Supplemental
9:
Supplemental
User-Programmable Type
1
※ Applies to EAN-13
bar codes starting
with
a
3-digit
user-defined prefix.
Set this 3-digit prefix
using
User-Programmable
Supplemental.
10:
Supplemental
User-Programmable Type
1 and 2
※ Applies to EAN-13
bar codes starting
with either of two
3-digit user-defined
prefixes. Set the
3-digit
prefixes
using
User-Programmable
Supplemental.
11: Smart Supplemental
Plus
User-Programmable 1
※ Applies to EAN-13
bar codes starting
with any prefix listed
previously or the
user-defined prefix
set using
87
附件 B
User-Programmable
Supplemental.
12: Smart Supplemental
Plus User-Programmable
1 and 2
※ Applies to EAN-13
bar codes starting
with any prefix listed
previously or one of
the two user-defined
prefixes set using
User-Programmable
Supplemental.
2 ~ 30 (default: 10)
6
Supplemental
Redundancy
7
User-Programmable
Supplemental 1
45
Australia Post
-1 ~ 999(default:-1)
8
User-Programmable
Supplemental 2
-1 ~ 999(default:-1)
9
UPC/EAN/JAN
Supplemental AIM
Format
0: Separate
ID
1: Combined(*)
2: Separate Transmission
10
Coupon Report
0: Old Coupon Symbols
11
ISSN EAN
0: Disable(*)
1
Read
0: Disable
2
0: Auto(*)
1:
New
Coupon
Symbols(*)
2: Both Coupon Formats
1: Enable
1: Enable(*)
88
附件 B
Format
1: Raw Format
2: Alphanumeric Encoding
3: Numeric Encoding
48
Japan Postal
1
Read
0: Disable
49
KIX Code
1
Read
0: Disable
51
USPS
1
Read
0: Disable(*)
52
UPU
1
Read
0: Disable(*)
53
Aztec
1
Read
0: Disable
10
Inverse
0: Regular(*)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Inverse
2: Auto
54
Data Matrix
1
Read
0: Disable
6
Inverse
0: Regular(*)
1: Enable(*)
1: Inverse
2: Auto
55
Maxicode
1
Read
0: Disable
58
OCR
1
Read
0: OCR off (*)
1: Enable(*)
1: OCR-A
2: OCR-B
3. US Currency
4. MICR E13B
89
附件 B
2
OCR-A Variant ※2
0: OCR-A Full ASCII(*)
1: OCR-A Reserved 1
2: OCR-A Reserved 2
3: OCR-A Banking
3
OCR-B Variant ※3
0: OCR-B Full ASCII(*)
1: OCR-B Banking
2: OCR-B Limited
3: OCR-B Travel
Document Version 1
(TD1) 3 Line ID Cards
4: OCR-B Passport
6: OCR-B ISBN 10-Digit
Book Numbers
7: OCR-B ISBN 10 or
13-Digit Book Numbers
8: OCR-B Travel
Document Version 2
(TD2)2-Line ID Cards
9: OCR-B Visa Type A
10: OCR-B Visa Type B
4
OCR Orientation
5
OCR Lines
14:Travel Document 2 or
3-Line ID Cards
Auto-Detect
0: OCR Orientation 0(*)
1: OCR Orientation 270
Clockwise
2: OCR Orientation 180
Clockwise
3: OCR Orientation 90
Clockwise
4: OCR Orientation
Omnidirectional
1: OCR 1 Line(*)
2: OCR 2 Line
90
附件 B
3: OCR 3 Line
6
OCR Minimum
Characters
7
OCR Maximum
Characters
8
OCR Quiet Zone
9
Inverse OCR
3(*)
Range:3~100
100(*)
Range:3~100
50(*)
Range:20~99
0: Regular Only(*)
1: Inverse Only
2: Autodiscriminate
59
Discrete 2 of 5
1
Read
0: Disable(*)
4
Length 1※1
0 ~ 55 (default: 12)
5
Length 2※1
0 ~ 55 (default: 0)
60
Chinese 2 of 5
1
Read
0: Disable(*)
61
GS1 Data Bar
1
GS1 DataBar-14
0: Disable
2
GS1 DataBar Limited
0: Dis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3
0: Disable(*)
GS1 DataBar Expanded
1: Enable
4
Convert to UPC/EAN
0: Disable(*)
5
GS1 DataBar
Security Level
1: Level 1
Limited
1: Enable
2: Level 2
3: Level 3(*)
91
附件 B
4: Level 4
62
Korean 3 of 5
1
Read
0: Disable(*)
63
Postal codes
1
US Postnet
0: Disable
2
US Planet
0: Disable
1: Enable
1: Enable(*)
1: Enable(*)
3
Transmit
US
Check Digit
4
UK Postal
64
Composite
0: Disable
Postal
1: Enable(*)
0: Disable
1: Enable(*)
5
0: Disable
Transmit
UK
Postal
1: Enable(*)
Check Digit
1
0: Disable(*)
Composite CC-C
1: Enable
2
Composite CC-A/B
0: Disable(*)
3
Composite TLC-39
0: Disable(*)
4
UPC Composite Mode
0: UPC Never Linked(*)
1: Enable
1: Enable
1: UPC Always Linked
2: Auto
5
0: Disable(*)
GS1-128
Emulation 1: Enable
Mode for UCC/EAN
Composite Codes
65
QR Code
1
Read
0: Disable
2
0: Regular(*)
1: Enable(*)
92
附件 B
Inverse
1: Inverse
2: Auto
66
Micro QR
1
Read
0: Disable
1: Enable(*)
68
1
Symbology
Redundancy Level
Specific Security
Levels
1: Level 1(*)
2: Level 2
3: Level 3
4: Level 4
2
Security Level
0: Level 0
1: Level 1(*)
2: Level 2
3: Level 3
3
6:Normal(*)
Intercharacter Gap Size
10:Large
93

advertisement

Related manuals

Download PDF

advertisement